构建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胡玲玲
[导读] 过去教师所用的教学模式形式单调,无法带领学生深度探索知识,增加知识理解,将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能力。甚至传统教学方法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逻辑,影响学生思维发散。

江西省新余市逸夫小学      胡玲玲

摘要:过去教师所用的教学模式形式单调,无法带领学生深度探索知识,增加知识理解,将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能力。甚至传统教学方法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逻辑,影响学生思维发散。学生学会的死知识不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教师需要使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打造优质知识平台,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活力。考虑到现代教育的种种,教师需要使用多样化途径组织与开展情境教学,帮助与指导学生,增加知识情感态度与学习内容见解深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化教学;方法;策略
        前言:大多数小学生对于各种神奇、趣味的事物均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学生不喜欢灌输式教学。学生渴望获得个性化、自主性发展。教师需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应当按照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展开知识的深层次探索。使用情境教学,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分析知识,培养学生的行为意识与情感态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语文课堂中,教师必须认真分析情境教学的使用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朗读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有研究表示,传统教学方法并不能引导学生展开知识深层次探索,无法展现学生课堂主人公地位。学生学习十分消极与被动,无法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使用情境教学手段可以改变这一问题[1]。情境教学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公,学生主动分析知识。在情感互动中,情境可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保障课堂教学质量。语文教师需要摒弃过去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在朗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学习《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需要做好指导,带领学生深层次探索课程内容。学生在朗读中增加了知识理解深度。教师需要认真指导,帮助学生学习材料的背景以及陌生字词。此外教师还要耐心讲解文本的情感态度、创作背景,带领学生感知作者的感情。教师指导学生用朗读过程与情境互动,融入情境之中,形成深层次的文本见解。
        二、问题情境培养自学能力
        通过分析不难得出的是,情境教学是一种吸引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式。学生在情境的研究中,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品质。语文教师需要使用多样化方法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行为意识与情感态度。教学期间,教师创设情境,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研究,获得素质教育效果,达成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需求得到了保障,对创设教学情境也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以合作学习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
比如在讲解《鸟的天堂》的时候,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课程的要求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之后指导学生,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展开深层次分析。当然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分析前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有了目标的指引,学生学习也会比较轻松。


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多角度研究文章,并设置教学情境:为什么作者称这里是鸟的天堂,文章中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文本传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学生被问题所指引,展开知识深层次探索。学生自学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信息情境感知知识
        教师需要合理使用情境打造真实动态优质知识探索平台。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知识的魅力,主动融入课堂的研究过程,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合理使用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呈现应有的语文教学价值。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背景下的常用教育工具,教师需要巧用信息技术创建情境,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感悟。
        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时候,单纯的叙述课文文字,并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人的智慧与圆明园的美妙。教师此时可以使用多媒体下载圆明园复原图,并播放圆明园现状和八国联军侵华视频。学生在直观的画面刺激下,又气又恨,气的是当时的清政府无能,恨的是很多祖先的财富至今没有下落。这样的情境可以增加学生知识代入感,之后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就能够顺利理解知识,建立深刻知识感悟。
        四、角色情境增加见解
        语文是一门很特殊的课程,语文教育中,教师需要合理使用教学手段,让学生走进知识的背后,感受知识的神奇、奥秘与趣味性。当然学生年龄小,缺少阅历的学习如同无根之木[3]。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文本所传达的情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用角色情境。学生在角色情境中深入探索知识,原本无法理解的内容在扮演以后有了全新的认知。比如学习《少年闰土》的时候,很多学生最初并不能理解作者与闰土之间的情感,也无法理解文章最后说的没有再见面是什么意思。教师此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在表演中小演员情感代入,其他学生则认真观察。在演出中,学生仿佛真的成为了文章中的一部分,真情流露。这时候学生便能对其中的知识建立全新的认知和印象,明白其中传达的感情。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主动参与到角色扮演过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能更好的创建情境课堂。创新教学模式中,角色互换、角色扮演都是很好的方式,能够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大胆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结语:情境教学是非常好的教学手段,教师合理使用情境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语文教师需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用朗读教学的方法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质量。教师需要使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创设情境,予以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更多重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打造现代教育模式,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空间,使学生形成全新的知识理解。
参考文献:
[1]张红霞.语文课堂中写作教学策略探讨[J].文学教育(上),2020(12):94-95.
[2]杨靖东.浅谈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策略[J].文学教育(上),2020(12):90-91.
[3]姜浩.课改20年小学语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12):54-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