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何瑾如
[导读]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贯穿数学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小学阶段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实际教与学中不论教师还是家长都不能科学审视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反而以粗心、马虎为由肤浅地掩盖了学生数学计算问题,严重影响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义乌市春华小学      何瑾如

摘要:计算能力的培养是贯穿数学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小学阶段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实际教与学中不论教师还是家长都不能科学审视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反而以粗心、马虎为由肤浅地掩盖了学生数学计算问题,严重影响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因此,立足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从兴趣、习惯、技巧等方面探究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成为践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教学策略
        引言: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数学教材的编写者们将教学内容分成了很多板块,并采用由浅至深的方式排列教学内容。单从运算来说,教材中先出现的是加减运算,随后出现的是乘除运算,最后出现的是一元一次方程式。在面对这些内容的时候,学生想要灵活解决,就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但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需要循序渐进的发展、进步,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确保计算能力的落实。
        一、小学数学课堂计算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枯燥无味
        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兴趣的带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觉得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课堂应该由自己讲解为主,学生只需要好好听讲就行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参与感,慢慢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而且,教学方式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科学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教学事半功倍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是计算教学,原本就单一枯燥,所以教师更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发展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互动。
        (二)忽略算理算法学习
        算数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基础,学生需要牢记于心才可以正确地进行计算。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心急,希望学生快点儿学会,所以在学生还没有对算理有一定的理解时就让学生进行练习,开展题海战术,让学生不停地做题,这种教学方式本末倒置,学生没有基础,做题过多只会加快学生对计算的厌恶,不能真正起到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作用。学生不了解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只能盲目地进行计算,做题效率难以提高另外,教师忽视了算法的重要性,只是单纯地要求学生进行计算,不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规律,进行提炼总结,致使学生没有办法灵活地运用。
        二、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策略
        (一)注重习惯养成,引导学生掌握必要计算习惯
        数学计算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纵观小学阶段常见的学生计算失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计算习惯养成,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习惯成为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关键。


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不论是小数计算中的小数点还是运算符号,要引导学生规范书写,对于列式计算题目,要在抄题后进行原题对照在进位计算中要注意标准,在计算结果书写时要注意数字的规范化。二是要注重审题习惯的养成,避免因审题不清而导致的计算失分。首先,对于纯计算题要审题区分口算与列式计算,避免因审题不清误把列式计算当作口算造成不必要的计算失误。其次,对计算题要审清要求,特别是运用简便运算的要求,多数学生视而不见,虽然计算结果正确,但可能仍然不得分。再者,在计算中还要引导学生对运算结果的要求进行审题,特别是小数混合运算、分数运算章节不少计算都有要求—保留特定小数位、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等,教师在教学要引导学生养成读题审题习惯,避免因审题不清而导致的审题失误。
        (二)在口算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属于过渡阶段,比笔算要方便快捷,却也为学生利用心算去计算奠定好了基础。鉴于口算的特点为用嘴去计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采用多练习的方式。在练习时,教师需要多找一些典型例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例如“61-49等于多少”这个算式涉及了退位,在口算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错,而这样的问题就是典型的例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锻炼让学生不动笔进行计算,并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口头复述题目,在脑海中列式计算,在脑海中打着草稿。相较而言,口算用时较短,效率更高,而且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学生掌握了口算的技巧后,计算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提高与发展。
       (三)巧妙设置练习,在积累中强化学生计算技巧
        不少教师通常将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归结为题海积累,在教学中不断通过增加数学练习题数量的形式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反而导致学生厌学。因此,巧妙设置练习,在积累中强化学生计算技巧,成为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必然选择。一是在练习题设置中要把握量的控制、注重典型练习题的精讲精练,既要注重基础性练习题的设置,又要注重提高型题目的设置,在练习题设置中注重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二是要掌握学情,依据分层教学巧设练习,分层次地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三是要在练习题设置中注重学生计算技巧的积累,通过计算技巧的积累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结束语
        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能力,是为更高阶段的学习打基础,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合理运用游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转变思想,认识到数学是十分有用的,加强课堂练习,注重书写规范,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并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法则,提高计算效率,从而推动学生计算能力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祥琴.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科普童话,2019(47):53.
[2]胡新兰.运用推理方法提升推理能力——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9(11):187.
[3]刘美江.关于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研究[J].新智慧,2019(22):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