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郝艳美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郝艳美
[导读]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推理能力十分有限,思维还处于发展过程中,自我管理能力整体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

榆林市第八小学      郝艳美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推理能力十分有限,思维还处于发展过程中,自我管理能力整体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趣味性教学方法最主要的作用就在于突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愉悦,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得到有效激发。基于此对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方法;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小学数学教师既要教会学生基础数学知识,基本数学技能,还要传授给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用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际应用数学能力,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
        一、加强教师教学观念转变,创新教学模式
        在小学低年级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学中普遍存在惯性思维,习惯于对传统的教学经验进行照抄照搬,教学中没有体现出创新的观念。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前提条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持续创新,真正使教学能够做到与时俱进,满足小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而从学校方面来讲,需要多组织一些公开课活动,使教师之间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借助公开课这一平台,使优秀教师能够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传播优秀的教学经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开课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淡化对于教学结果和教学形式的关注,对公开课的真正内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趣味课堂需要增强对学生的实践教育
        小学数学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实践教育,重视对青少年儿童的劳动教育。通过将学生的综合实践基地打造成第二课堂,让学生近距离接近生产生活,在实践中创新,在动手操作中接受教育,在研学旅行中开阔眼界,趣味性实践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实现途径。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是增强学生数学体验感,加深对数学印象的好方法。在一次又一次动手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这不仅是在为课堂的趣味性加分,更是在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为将来学习更高难度数学知识打下基础。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中有“购物”单元,在这一章节教材内容编排上以买文具为引子,教学生认识人民币,并学会简单的元角分换算。认识、会换算人民币是学生未来生活和学习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技能,教师要在一系列模拟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数字思维的灵活性。在部分城市开设有钱币博物馆,以坐落于北京的中国钱币博物馆为例,这里不定期会举办中国历代民俗钱币展,还有秦汉、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钱币藏品。北京二十五中就曾组织学生参观钱币博物馆,让学生不仅认识钱,还能了解钱币的发展历史。



        三、运用赏识教育,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还要渗透赏识教育策略,通过有效的情感激励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同时让他们将内在动机转化为学习动力,进而通过良性循环不断提升其学习兴趣。例如,教师要善于发现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及时提出表扬,以便迅速调动该名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其他同学以他为榜样反思和完善自我;或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勇于发言、敢于创新的行为及思想进行表扬,继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提升学习效率,为他们数学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立足于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应当注重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以此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各种学习和探究活动;应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来实现知识的传输,并使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强化自身的各种能力,进而从整体上增强数学教学工作的质量。鉴于此,教师应当坚持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通过实践创新、调整改进,增强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趣味性,最终使学生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动手操作,获取乐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无法长时间端坐在座位上认认真真听课同时也无法借由教师机械地灌输知识,建立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不少学生提起数学就头疼,反映数学很无聊。针对这种情况,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做中学”的理念要求教师立足教学所需,为学生们创设多种多样的操作活动,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使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感知学习乐趣,同时获取现象,总结规律,自主建构对所学的理解,增强学习信心。对此,我在组织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借助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取乐趣。以“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为例,该节课的实施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凑十法”。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课堂上先为学生们分发了不同数量的小棒。接着,在黑板上写下一个算式:9+5=?引导学生们操作手中的小棒进行计算。根据算式,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移动小棒。有的学生从九根小棒中拿出五个放到五根小棒中,凑出10个,再加上剩下的4个,获得14;有的学生从五根中拿出1个放到九根小棒中,也凑出10个,再加上剩下的4个,获得14。经历如此操作活动,学生们自然而然地透过数学现象发现了“凑十法”,建立了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的深刻认知。立足学生们获取的认知,我继续设计其他练习题,驱动学生们运用“凑十法”进行解决,从而通过顺利解决问题,获得满足感,增强数学自信心。
        结束语
        总之,趣味性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在实施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组织操作活动,设计生活实践等,丰富教学活动,驱动学生切身体验,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享受到数学学习乐趣,为今后自主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韦爱玲.新课改下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综合版),2019(09):135.
[2]孟春霞.新时期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分析[J].才智,2019(24):104.
[3]马艳红.探析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8):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