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范智远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范智远
[导读] 地理课改的全面推进,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授课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只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的为教学带来突破。

合阳县第二高级中学      范智远

摘要:地理课改的全面推进,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授课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只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的为教学带来突破。而以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的高中地理教学,将问题作为教学主线,有助于学生地理知识构建和能力培养,是未来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重点教学模式方向,值得教师同仁对此加大应用探索。基于此,本文章对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运用
        引言:问题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可以锻炼思维,可以打造探究课堂,同时也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地理综合思维素养。为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问题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前提下,优化教学过程和问题设计,在问题引导中,变被动为主动,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学会运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使其在问题探索中,形成认证探究的学习习惯。
        一、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不能够达成新课标要求,同时也无法助力帮助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给教师的地理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题。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在用问题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能够在探究问题当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强化学生问题探究的热情,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是完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也是能够帮助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措施。
        (二)有利于培养地理综合思维
        高中地理内容更加全面,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需要学生联系社会发展、生活实际综合思考问题,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除了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地理科学文化知识以外,还要培养人学生的核心素养。而问题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内容的设计、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的科学运用,进行针对性的、有效的学习引导,让学生通过问题引导、问题探索,对知识点有一个充分的掌握,学会从地理的角度分析问题、探索问题。
        二、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通过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应用问题导向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问题的提出,与其原有的知识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若是想要更好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缺陷的知识预先做好补充以此为学生的问题提出做出保障。以《大气的受热过程》这节课程教学为例,本节课程知识比较复杂,涉及到的新知识概念比较多,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在课上很难自主发现提出问题。为此在以问题式为导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先预先为学生发放相关学习资料,对课程重要的知识概念作出介绍,如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等,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认识基础,扫清问题发现障碍,促使学生更加高效的提出问题。



        (二)利用问题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课堂导入环节,才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利用问题式教学模式带领学生预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高效导入课堂。例如,在学习《地球上的水》这一章节时,教师首先在课前设置问题:地球上的水是从何而来?不同的水系之间有什么联系?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设置问题之后为学生播放微课视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了解本节课所讲述的主要内容,然后思考教师的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进入课堂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内容向教师提出问题:洋流会影响地球上的水循环吗?洋流如果发生变化,对水循环是不是就产生了影响?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带领学生分析本章节的地理知识,可以从洋流成因性质入手挖掘知识的内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认识到洋流对水循环的影响,建立一定的地理思维。
        (三)合作探究问题,推进教学活动
        到了课堂学习阶段,教师应该先收集学生在预习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确定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教师可以就学生踊跃提问的表现,给出科学点评运用激励赞赏的语言给予学生必要的肯定。教师在筛选出学生的共性问题后,结合学生已有地理基础与综合学习要求和问题探究的实际需要确定出最终的综合探究题,然后由小组进行互动讨论,以合作探究问题的方法,推进教学活动的展开。在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的阶段,教师所设计问题的质量和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直接相关。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精心设计优质教学问题。
        (四)注重评价反思环节,实现知识的有效转化
        在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中,课堂评价与课堂反思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能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一定的激励与导向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思维过程的查缺补漏,实现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积极的进行问题式教学过程中评价、反思环节的建立与健全,实现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首先,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对地理问题的解决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在进行地理问题提出、分析及解决过程中的良好表现,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思维能力的发挥程度等都纳入到进行评价的标准之中。其次,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评价的环节之中,通过自评、互评的方式,进行积极的反思,实现自身综合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与提升,在不断的完善中实现知识向学生内在能力的有效转化。
        结束语
        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关于这一模式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需要教师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希望通过问题的引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邢承宇.刍议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A4):135-136.
[2]翟兵团.问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高考,2020(01):176.
[3]李玉嘉.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读写算,2019(33):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