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成课程中课程游戏化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罗秋梅
[导读] 课程游戏化是目前幼儿教育的主要思想,而生成课程是保证幼儿自主发展的有效方法,幼儿园教育要重视课程游戏化的应用,突出幼儿的主体性,以此保证生成课程的开展效果。

广东省平远县第二幼儿园       罗秋梅

摘要:课程游戏化是目前幼儿教育的主要思想,而生成课程是保证幼儿自主发展的有效方法,幼儿园教育要重视课程游戏化的应用,突出幼儿的主体性,以此保证生成课程的开展效果。在应用策略上需要重视幼儿在课程游戏中的表现,以此作为资源建立生成课程,也可以应用课程游戏让生成课程的内容有实践内化,并以课程游戏为形式拓展思想认识,保证幼儿在生成课程中的全面发展,实现高效的素质教育教学。
关键词:幼儿园;生成课程;课程游戏化;应用
       前言:在目前的幼儿园教育中分为预设课程和生成课程,预设课程以其针对性的内容和缜密的教学思路可以传授知识,但是幼儿的参与性较差,很难有认知和思想上的成长。生成课程则是以即时性的资源为核心,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保证幼儿的参与,但是教学目标多变,教学开展的难度较大。鉴于此,教师应在生成课程中应用预设课程的游戏化教学策略,使教学满足幼儿的成长需要,保证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以此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让幼儿有自主性发展。
        一、幼儿园生成课程应用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
       (一)推进幼儿自主发展
        生成课程的开展中是以幼儿为核心,但是幼儿的年龄小,多数情况下无法在课程中完成认知。这是生成课程有效教学的难点,多数幼儿只有参与过程,没有认知行为[1]。课程游戏化的应用能够让生成课程中的认知教学变成游戏体会,利用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使幼儿生成的思想和认知在游戏中实践验证,可以推进自主发展,让个人理解有完善的过程,也让生成资源走进幼儿的认知当中,达成生本教学。
       (二)保证生成课程开展
        生成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面临幼儿缺乏实践感受,没有实践参与的情况,而且幼儿之间有差异,生成课程的开展容易陷入幼儿被动参与的情况,会有部分幼儿没有主观行为。课程游戏化的应用能够保证幼儿的真实体会,把握过程性地思考,形成教学环境,生成课程的开展也就有了开展的基础,并能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促进幼儿在课程中的主动参与。
        二、幼儿园生成课程应用课程游戏化的策略
       (一)以课程游戏为资源生成课程
        生成课程要利用幼儿的实践感受资源,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幼儿的学习更多的是思考,而且所生成的资源不能统一,课程教学的内容也无法得到展示,生成课程无法有效开展。


教师可以将课程游戏作为资源,通过与幼儿园五大教育领域来设置游戏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有真实地感受和体会,产生自主认识,也就可以为生成课程提供资源,保证课程的有效开展。比如以科学领域为基础,设计观察植物的游戏,组织幼儿观察树叶的结构,以此形成一个科学探究的游戏内容。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对于树叶会有认识,生成科学认识的资源,而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认识做植物科学知识教学设计,让学生的观察延伸到科学知识认识上,形成一个实践认识和理论知识结合的课程教学过程,可以培养科学思维,并传授科学知识。在以课程游戏作为生成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注意主题游戏的设置,保证幼儿在其中的生成认识有统一的方向,有序开展教学引导[2]。
       (二)以课程游戏为方法强调内容
        在生成课程中,因为课程内容和形式都是幼儿的感知和认识,所以幼儿的参与性较强,但是教学的效果需要让幼儿认识内容,这其中需要解决幼儿年龄小学习能力差的问题,可以应用课程游戏来强调内容,使幼儿在游戏中接受课程内容,并有实践性的内化吸收。比如在语言领域的生成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关于语言交流和表达的游戏,让幼儿能够针对自身的想法认识做实践参与,可以在游戏中锻炼语言建构的能力,并培养开朗的性格。但是生成课程游戏的设计上要注意幼儿的自主表现,做好结构调整,适当开展游戏行为和感受的总结,纠正其中错误认识,保证幼儿学习理解的正确性。同时要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来调整时间,使个人认识在游戏中有所深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3]。
       (三)以课程游戏为形式拓展思想
        幼儿园教育要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而在生成课程中,教学的内容都是以幼儿的认识为主,资源上较为单一,如果生硬的做教学拓展,教学的开展也就回到预设课程当中,无法推动幼儿的自主发展。教师可以利用课程游戏来做拓展思想,在游戏的设计中加入思想教育的内容,让课程教学中的幼儿有创新思维,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艺术领域的生成课程游戏中,可以加入文化和情感的内容,拓展思想认识,也培养综合审美的方法。
        结论:总而言之,课程游戏化是当前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策略和方法,能够提高幼儿对知识内容的接受度,在生成课程中的应用可以拓宽课程开展的方向,并在形式上满足幼儿的喜好,从而实现有效的素质教育。但是在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反思游戏化过程中幼儿的感知情况,做好主题设计,并将生成课程游戏做阶段性的设计,以此推动幼儿自主认识的表达、实践和反思,建立一个游戏化的生成课程模式,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玉婷.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探究与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20(35):74-75.
[2]沈黎明.游戏化理念下课程的“创”与“生”[J].家长,2019(09):113-114.
[3]虞瑛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生成策略的分析[J].教师,2018(36):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