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托管孩子”学习习惯的矫治教育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刘杨子
[导读] 随着小城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工作与家庭距离的加大,自然就出现一批因工作而无法及时照顾孩子学习的家庭,每天午间、课后放学着两个重要的自主活动时间都在托管班里的孩子应运而生,由于现行托管班办学条件的不成熟,存在着不利孩子成长的诸多问题,导致低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也存在一些弊端。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小学教育182班      刘杨子

【摘要】随着小城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工作与家庭距离的加大,自然就出现一批因工作而无法及时照顾孩子学习的家庭,每天午间、课后放学着两个重要的自主活动时间都在托管班里的孩子应运而生,由于现行托管班办学条件的不成熟,存在着不利孩子成长的诸多问题,导致低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也存在一些弊端。本文试图从分析低年级托管孩子的学习习惯弊端入手,提出及时发现,前馈介入;及时沟通,密切配合;树立榜样,启发自觉的矫治策略,通过调查实践总结出疏导法、暂罚法、激将法、消极练习法、切断联系法五种有效的矫治方法,帮助学生改掉不良学习习惯,使他们受益终身,健康健康成长,让每一位家长放心。
【关键词】“托管孩子”;学习习惯;矫治教育
        当一个国家进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期,社会对人的流动需求加大,造成工作与家庭距离的加大,自然就出现一批因工作而无法及时照顾孩子学习的家庭,爷爷、奶奶成为了照顾孩子的主力,由于爷爷、奶奶的年龄和教育经验的原因,无法承担起完整的教育监管重任,同时又对学校现行开办的课后托管服务不满意,一些父母把孩子的午间、课后管理任务委托给了托管班。
        一、现行托管班存在的问题
        非专业辅导弊端多。托管班的主要职能是看护学生,一些开设托管班的人不具备教师资格,在辅导时就很容易误导孩子,尤其是一年级新生,一旦孩子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纠正起来便十分困难。
学生年龄差距大统一教学难。在学校里同班孩子的年龄上也只相差一两岁,为了能够接收更多的生源,许多托管班对学生的年龄不设限制,一概照单全收,造成了托管班学生年龄相差很大,这些孩子呆在一起,发生争执打闹是常有的事。
        学习环境令人担忧。现行学校周边的托管班一般是退休教师或者社会无业人员自己在居民楼里开办的,根本无法为学生提供活动的场所,只能是在“小饭桌”、“小课桌”上用餐、做作业,为了管理秩序,管理人员一般很好安排学生休息的活动。
        欺骗家长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托管班为了抢生源,在吸引家长眼球上下足了功夫,纷纷打出了孩子学业进步牌,但有些托管班采用的手段是卑劣的,如让学生互抄作业,造成孩子作业进步假象;千方百计找到学校各年段单元检测的试卷,提前练习,让家长从学生单元检测结果感到托管的成效。
        二、“托管孩子”学习习惯的弊端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反之,一个人如果养成书写潦草,做题马虎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体健康。由于托管孩子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成长环境特殊,一些不良的因素对其影响很大,学习习惯自然产生了许多弊端。
        三、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治教育
        (一)矫治策略
        1、及时发现,前馈介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


当教师、家长发现孩子经托管后出现上述问题时,及时与学校老师联系并提醒托管管理人员注意,千万不要认为小学低年级要让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是极其错误的,只有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2、及时沟通,密切配合。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至巩固为止。家长决不能当甩手掌柜,以为孩子午间、课后有人管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一切由教师和托管人员负责,这样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
        3、树立榜样,启发自觉。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
        (二)矫治方法
        1、疏导法
        疏导法是一种不采取强迫手段,而是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点顺势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方法。这种方法由于没有明显的教育痕迹,学生的心理较为放松,没有抵制情绪,同时又抓住了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故教育效果较好。
        2、暂罚法
        习惯是一种行为训练的结果,是一种动力定型。因此,要矫正坏习惯,光有疏导是不够的,还需要堵,需要一定的强制训练和惩罚措施。必要的惩罚对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是有一定作用的。要克服不良习惯既需要内在的意志力,也需要外部的强制力,它全靠自觉是不行的。惩罚作为——种外部强制力量,对矫正不良习惯具有一定作用,是疏导法的辅助手段,但在运用的时候要慎重。
        3、激将法
        激将法是惩罚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教师用比较强烈的或反面的言语、行为故意刺激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尊,使学生猛然警醒,从而下决心改掉不良学习习惯的方法。
        4、消极练习法
        要矫正不良习惯,其前提是对行为的自我控制,而要控制则必须首先意识到所要控制的行为。然而,习惯行为是自动化厂的,往往意识不到,因此,要克服它,必须首先降低它的自动化程度戒提高它的意识自觉性。
        5、切断联系法
        坏习惯之前,往往有——个先导的事件或行为,它们对不良习惯有着很大的影响。要克服不良习惯,就要切断它和先行事件问的联系。
        不良的学习习惯是套在学生身上无形的枷锁,阻碍着学生的学业进步。它一旦形成就难以消除,但也并不是无药可救。低年级托管孩子由于自制力差,午间、课后家长又无法进行管理,但我们要引起重视。只要教师、家长掌握科学的方法,并能多一些耐心、爱心和细心,不良习惯仍然是可以矫正的。帮助学生改掉坏习惯,将会使他们受益终身。让我们再一次记住培根的名言:“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