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对策探寻 刘瑾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刘瑾
[导读]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文字功底的基础路径,是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表达的重要方法,是提升学生综合写作素质的必要手段。

义乌市新丝路学校    刘瑾

摘要: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文字功底的基础路径,是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表达的重要方法,是提升学生综合写作素质的必要手段。因此,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极其重要,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方式与策略改革也是新课改需要攻克的难题。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对策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对策
        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期间,作文教学是重点,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注重开展作文教学。教师需充分认识在当前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以便进行有效改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小学生的相关能力。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写作功底弱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的社会与生活阅历比较少,对于书刊阅读也十分有限,对于许多事物还没有太多了解。在写作过程中,由于词句上与素材上的缺乏,导致许多小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时,借鉴与抄袭别人的文章,又害怕老师发现,经常对抄袭的内容进行东拼西凑,导致作文内容并不通顺。长此以往,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就会下降,甚至开始害怕写作文。
        (二)缺少有效指导
        写作指导是写作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变为理性认识,最终顺利过渡到写作实践环节。教师通常是以理性指导为核心,过于注重作文技巧和形式的指导,而缺少对于生活感悟方面的指导,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过于注重作文的表面形式,而忽略了实际内容,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思考。而小学写作属于一种个性化活动,学生性格、写作水平、领悟程度以及生活经验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为此教师应给予单独指导。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对策
        (一)带领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从中积累素材
        在文学作品中能够提炼与展示出生活之中的内容,这对于小学语文写作来说也是一样,若想写出一篇上等佳作,就应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积累相关的素材,教师可积极引导小学生去细致观察生活和体会生活,激发小学生的童趣,使小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去主动挖掘和运用一些资源,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去认真记录自身的所见、所感和所闻,站在更多视角去探析事物,了解事物之本质,唯有促进小学生的观察、想象以及表达能力,才可使其在语文写作中游刃有余,良好发挥。
例如,叶圣陶先生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了爬山虎的脚;比安基以日记的形式将燕子窝的变化过程记录下来了。那么教师可以引导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细致入微地观察,如观察一颗种子是如何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的,每天晚上观察月亮是如何从新月变成满月的,夜空中北斗七星是如何随着季节的变换转动方向的等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事物都可以作为学生习作的素材,对生活细致地观察和发现为学生丰富习作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作文创作体验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作文课教学过程当中,应当组织学生总结好文与好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领会到这些优美文章以及隽永句子的美学价值,从而让学生意识到能够将自身的真实情感融入创作当中,将会极大地激发读者的共鸣,这样才能确保作品的灵魂深度。举例而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可以选取秋天作为关键词,要求学生搜集文学家描写秋天的文章及句子,以此帮助学生开阔写作视野,从中获得作文创作启示。同时,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班级学生进行有关秋天的视频演示,并要求学生在观看完毕之后阐述自己对秋天的体会和认知。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方式,将会使学生不再对秋天的描述感到无从下笔,而是能够通过自身的认知体会创作出生动的作文来。
       (三)加大写作训练的力度,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
        既然是写作,就要让学生经常进行写作训练。教师的写作教学讲解得再精彩,如果没有给学生安排足够的写作训练,那仍然是纸上谈兵,只有将讲解与训练紧密联系、合二为一,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那么教师具体如何加大学生的写作强度呢?一是除去教材中涉及的作文教学外,还可以每周安排两至三次的作文写作,题材方面不限,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都可以。二是作文写好后,语文教师要详细批改,指出学生写作中的不足之处。不只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努力写作,教师自身更要认真对待。三是写作也可以让小学生从日记或是每天所见所闻的趣事开始,字数不限,这样循序渐进,避免刚开始就进行如考试一样的写作,小学生会产生烦躁情绪最终导致适得其反。
       (四)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互改
        在语文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指出,评价和建议写作时,要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具体情况,也要着重关注学生在修改作文时的态度、过程以及使用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互评互改的作用,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所以教师在学生进行互相评改之前要告诉学生作文修改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一般情况下会注意整篇文章是否有错别字?文章中的遣词造句是否通顺?标点符号使用是否规范?最重要的是整篇文章的立意与布局是否合理?这些方面是学生在互相评改作文时首先要注意到的地方。其次学生在互评互改作文时必须通读全文找出其中存在的病句和标点不当之处,还需要确定好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评语必须客观公正,既肯定文章中的优点,也要指出不足之处,还可以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结束语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是语文科目教学的重要环节,理应受到重视。在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教师要结合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找到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寻求和制定教育策略,切实解决问题,同时开放思路,打开眼界,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
参考文献
[1]陈斌.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指导措施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9(27):54.
[2]王金玲.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方式探究[J].科幻画报,2019(09):132.
[3]陆奈滨.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对策[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9):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