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对策探寻 李静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李静
[导读]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是语文科目教学的重要环节,理应受到重视。在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教师要结合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找到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寻求和制定教育策略,切实解决问题,同时开放思路,打开眼界,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

榆林市第八小学      李静

摘要: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是语文科目教学的重要环节,理应受到重视。在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教师要结合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找到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寻求和制定教育策略,切实解决问题,同时开放思路,打开眼界,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基于此,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对策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对策
        引言: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学过程。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形成多听、多看、多观察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通过文字展现出来,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提高课外阅读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丰富自身的阅读量,增加自身的知识积累,阅读和写作永远息息相关,阅读量增加了,写作也就水到渠成。
        一、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注重形式,偏于应试
        经过调查发现,有些小学中虽然已在高年级中开设作文课程,却忽视了高年级作文的训练方式。一些老师对于作文课不是很重视,在进行教学时也只是走个过程,只是为了完成教育部门下达的教学任务,让作文教学仅仅停留在形式上;一些老师进行作文教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所讲内容皆是考试中的知识要点,而忽略了对于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造成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重心向应试方向偏离,作文教学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对写作的兴趣;还有一些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忽略了学生参差不齐的基础写作水平,对待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因材施教对于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二)缺乏写作技巧
        虽然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会为学生传授写作技巧,进行写作指导,但由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初步接触写作,经验不足,阅读量不足,在写作技巧的吸收方面远远达不到教师的要求,所以仍然欠缺写作技巧。缺乏写作技巧导致学生不会设计结构,不会写开头,不会使用修辞手法,等等,所以写出的文章非常单薄。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对策
        (一)教师注重日常教学中文学技巧的培养
        首先是修辞手法的培训。日常教学中,修辞的判断和运用也是重要的方面,比喻、拟人、排比等都是常见的修辞,但是只教会学生修辞运用还不够,完全可以加上发挥的空间。例如,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学生在描述月光时就可以直接引用这句诗,借以表现月光之明亮清澈,是作文中的加分项。然而若是对这句诗有更深的理解,对比喻能够熟练运用,那么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话语加工表达,“窗前的不是月光,是一湾清澈的湖水”,“门前的月光像秋夜的霜华一般晶莹,却又比霜华要温柔”。


这样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既有引用古人诗句的浪漫,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认知,并且结合更多的修辞运用,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成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其次,近义词、反义词、病句判断修改等都是提升学生语言功力的重要构成,近反义词互相对照学生更容易记住词汇,也更容易理解含义,在写作时用意思相近的词语消除同一词汇多次使用带来的枯燥感,使文章更加清新。病句的发现修改能帮助学生正确的表达,或者发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语病,逐渐改进。
        (二)构建良好的作文学习情境,提升学生作文创作热情
        许多小学生在进行作文创作时敷衍了事,内容如同流水账。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这些小学生的眼中,作文创作的过程毫无乐趣可言,仅仅是为了完成语文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且是一项不得已而为之的学习任务。面对这一现象,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先行着手使学生对作文创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为学生构建充满民主气息、活泼欢快的作文学习情境,这样才能确保新课标倡导的学生本位主义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作文课堂当中得到真正的贯彻与执行,使学生的个性化作文创作诉求得到精准的满足。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敢于通过作文的形式抒发自身的真情实感,避免作文沦为“流水账”。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要赋予学生自由表意的契机,使学生避免沦入固化思维的误区,进而能够在自己的作文创作过程中融入真情实感,而不是如同以往那般敷衍塞责。同时,借助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亦可以使学生养成发散性思维提高作文写作的创造力。举例而言,当需要学生用词汇对月亮加以描述时,不同的学生给出的答案是不尽相同的有学生会将月亮形容为银盘,有学生会将月亮形容为小船,亦有学生将月亮形容为月饼,这是因为学生对月亮进行观察的角度不同而生成的结果。有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创作教学过程当中,应当鼓励学生敢于发挥创作个性,大胆尝试创新写作,这样才可以确保学生创作的作文能表现出足够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三)提高学生写作功底,增强自主写作能力
        写作功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日益提高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功底,就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老师可以组织阅读书籍小组大赛,对小组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每周阅读一本适合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如《城南旧事》、《鲁宾逊漂流记》、《汤姆叔叔的小屋》等名著,然后写下读后感进行小组比赛,对相对好的读后感进行表扬并分享。同时布置开放式的作文题目,改变学生对于作文的看法,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写作不再感到困难重重,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有利于学生对自身情感的表达,提升学生综合写作素养。
        结束语
        总之,结合核心素养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当前的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改革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对于学生而言,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因为小学生普遍崇拜教师,其自信很大程度上便来源于教师的积极评价,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有利时机,按照核心素养要求逐步改变学生的认知和行为。
参考文献
[1]陈斌.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指导措施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9(27):54.
[2]王金玲.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方式探究[J].科幻画报,2019(09):132.
[3]唐凌源.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法的策略探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2):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