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思考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戚越常
[导读] 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之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需要向学生教授专业的学科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昆阳镇第五小学     戚越常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之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需要向学生教授专业的学科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关键词:人本理念;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引言:课堂文化的创建是教师教学思想的诠释,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彰显。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教学观,通过营造有效的教学情境、整合音乐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和科学实施学习评价等举措,积极建设开放、和谐、智慧、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文化,以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人本理念的内涵
        首先,人本理念主张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完整的人”,应该帮助人不断取得发展,充分挖掘每个人各方面的潜能逐渐形成完美的人格,使培养出来的人不仅能够在理智、情感、精神等方面达到整体化,还可以使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形成整体和谐。每个人都在不断发展与进步,在不同的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和成长的需要,人本理念提倡在培养人才时应该不断激励学生探索和寻求新鲜的事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可以学到新的人生道理和处事原则,不断探索新的知识理论,人本理念注重培养和激发人的创造力和人格教育。其次,人本理念主张课程设置应该以人为本;传统的学校教学采取的应试教育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划分,但是这样的考试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没有以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培养,没有注重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人本理念提倡教学时应该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学科知识的魅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快乐体验,将认知与兴趣充分结合。最后,人本理念提倡课堂教学应该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帮助学生获得“自我实现”;人本主义教育学家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的价值,只有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和环境才适合学生的学习。
        二、人本理念下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赞可夫指出,“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心理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自由呼吸。”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力营造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要让自己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主宰者,引导者而不是领导者,合作者而不是决断者。教师放下身段,更好地感受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能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放松地展开思维,踊跃地表达观点。
        (二)坚持人本理念,明确目标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在备课的过程中结合班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音乐水平制定适当合理的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作为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上,教师主要是通过口授或者音频、视频的形式教授学生进行歌唱,这样的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缺乏兴趣和动力,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但是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与人本理念提倡的课堂教学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念不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对音乐知识进行探索,实现教师提前制定的教学目标。
        (三)构建师生互动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课堂学习本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巧妙地与学生进行交流,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这种互动,能更好地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能在互动中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并据此对课堂教学做出适时的、必要的调整;学生则能在互动中强化学习动机,积极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四)坚持平等竞争,小组合作
        人本理念提倡在教学时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对音乐知识进行阐述和探索,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小组成员展开合作,进行交流和探讨深层次地掌握各类音乐知识和技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之后可以通过一定形式的活动让小组进行公平竞争,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动机。小学生年纪较小,好胜心较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征让小组进行竞争,在音乐课堂上借助通过歌唱比赛、问答等形式的活动进行积分,得分最高的小组即为第一名,教师可以给予班级前三名的小组一定的奖赏,这样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善于运用奖励及激励评价,改善学生课堂学习表现
        以生为本下的小学音乐课堂评价,教师一定要重视减少严厉批评,积极去发现挖掘学生存在的优势,然后针对学生存在的优势进行鼓励以及表扬。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教师的表扬以及鼓励十分渴望,不仅如此,小学生更在意在其他学生面前得到教师的表扬,因此,教师应抓出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正面评价,这种情况下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十分有利。不仅如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还可以通过奖励学生小礼品以及学习用品等作为学生的鼓励,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还能够促使学生以及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课堂学习表现得以改善。
        结束语
        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注重“以学生为主”,充分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对小学音乐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参考文献
[1]张莲.人本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思考[J].文理导航(下旬),2021(03):67-68.
[2]许蕾.小学音乐深度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01):58.
[3]徐静.人本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思考[J].新课程,2020(43):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