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课堂轻松学习——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毛江月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计趣味的教学环节,符合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特点,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语文教学活动有效推进。

义乌市春华小学    毛江月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计趣味的教学环节,符合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特点,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语文教学活动有效推进。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呢?在设计教学时,教师需要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精心设计趣味环节,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都能发挥思维的创造性,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实现高效的深入学习,推动小学语文精彩课堂的构建。基于此,本文章对趣味课堂轻松学习——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策略
        引言:如今的教学目标愈发提倡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就显得更加重要的。改变古板的教学方式,将游戏作为一种迎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方式融入课堂中,深受着广大教师、学生与家长的喜爱。
        一、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智力水平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大脑尚处在待开发阶段,在课堂上设置游戏活动,让小组之间进行竞赛,这样学生通过对比赛规则的了解可以锻炼他们的记忆力和思考能力,进而使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逐步形成,并且在游戏活动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当主持人或者裁判员,最好要求学生将小组运用语文知识的程度作为评判标准之一,这样学生便能在巩固语文知识的情况下,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有助于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根据课堂上的内容设计出一个富有情趣的游戏,可以让整个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活泼。游戏教学融入课堂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释放自己学习的欲望,从而进入一种主动学习的良好状态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使整个课堂变得更加的有趣有效,并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策略
        (一)运用游戏教学法,提高古诗教学效率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应充当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学生指明正确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法。游戏教学法满足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更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以语文中的古诗词为例,古诗词晦涩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觉得枯燥、无聊和乏味,甚至产生方案和抵触心理,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能够将枯燥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比如,教师可以在学习古诗词时玩“击鼓传花”的游戏,首先,让学生围成一个圈,然后教师为学生详细讲解游戏规则,教师负责击鼓,学生负责传递花,当鼓声停止时就要停止传花,花在谁手里,谁就要背诵一首古诗词,如果背诵错误,就必须表演一个小节目作为惩罚。通过这种方式,在玩游戏的同时也学到了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效率,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设计识字教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普遍都喜欢游戏活动,因而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小学识字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实现优质高效地学习,最终践行“寓教于乐”的理念。而从实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在识字教学中,可以使用的游戏教学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图像游戏、字谜游戏等。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或是电子白板功能,构造出相应的“汉字食物地图”,将青菜、萝卜、昆虫和竹笋等食物以及青蛙、兔子、马和熊猫等动物随机分布在图谱中。然后让学生读出不同动物和食物的名称,让其学会一一对应,如此通过这种图像游戏就能够活跃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的字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对“日”与“目”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日”字为基础,编写字谜“四周密闭不透风,却有一横卧当中”,让学生开动思维猜。如此学生就会积极思考,调动思维,在他们对此字谜理解后,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对“目”进行字谜编写,“四周密闭不透风,却有两横卧当中”,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促进他们对汉字的掌握。
        (三)开展口语交际的游戏活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游戏,比如可以设置这样一个场景:在图书馆学习的过程中有学生看完图书后随意放置,遇到此种行为,你作为同学该如何规劝呢?教师这时可以选择两名同学进行演示,例如,一名同学说:“同学,书本看完是要归回原来位置的,你这样是不对的。”如果这样说会惹恼另一名同学,所以这时就需要学生用更得体的口语表达来说服同学了,教师在这两名同学表演结束之后,让其他同学参与游戏讨论环节,在纠错的过程中可以整体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体验到语言的魅力。
        (四)应用课堂游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进行课堂游戏设置的时候,需要重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让教师能够在一种比较欢乐的氛围中开展教学活动,将小学生学习兴趣很好地激发出来。比如,在一些适合分角色表演的课文中,教师可以进行角色的设置,让学生分别饰演其中的角色,学生在饰演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感受角色的想法。在分角色表演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运用进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表演或者是改编情节,从而将学生本身的想象力激发出来,给学生提供更多可以进行创造的平台,这对学生想象力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都非常重要。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与游戏化教学的有效融合,是新课改理念下一种被持续关注的必要的教学艺术形式。根据学生们爱玩的身心特点,这种教学模式分外适合当代学生,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和谐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并理解得更到位,从而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睿.浅谈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9(59):44.
[2]全忠.开展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9(07):70.
[3]关红雨.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开展策略[J].甘肃教育,2019(13):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