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打造初中地理开放式课堂,有效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钟苑
[导读] 地理教师应该关注到学科教育呈现出的特色与教育价值,在引导初中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基础上进行实践探索,立足多种教学活动开展锻炼班级学生的思维逻辑与空间想象能力,利于保障学科教育的实际效率。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长布镇大田中学     钟苑

摘要:地理教师应该关注到学科教育呈现出的特色与教育价值,在引导初中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基础上进行实践探索,立足多种教学活动开展锻炼班级学生的思维逻辑与空间想象能力,利于保障学科教育的实际效率。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指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多个层面地探索,不符合素质教育提出的能力培养目标,也没有在资源运用基础上提高班级学生的认知与探索能力。所以地理教师应该在理念创新基础上构建开放性的教学平台培养学生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关键词:地理教师;初中生;开放课堂;空间想象;素质教育
        前言:传统教学模式限制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索的动力,未能指导班级学生对教材内容实施多个层面地探索与实践运用,限制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所以地理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课程教育过程中需要改变陈旧的授课思维,在资源运用基础上打造更高水准的探究平台,引导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索以保障学科能力的培养效果。地理教师需要在后续课堂教学中应该在资源运用基础上构建开放课堂,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初中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强化教学实效性。
        一、地理教师对初中生进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价值分析
        通过对地理知识进行梳理得知地理事物呈现出鲜明的空间分布特点,区位特征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初中生通过课堂学习需要掌握不同的空间方位与地理资源的分布情况,在各项资源运用基础上打造更高水准的探究平台。平面图形是不能让初中生在脑海中构建完整的地理区位图,班级学生需要在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基础上勾画出比较精准的地形图,进而明确具体的方位与地形资源。因为地理空间呈现出覆盖范围比较广泛且复杂的特点,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与空间物质都存在鲜明的区别,进而构建更高水准的地理空间地形图[1]。因为传统教学模式未能指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多个层面地探索与实践运用分析,所以地理教师需要在革新理念基础上以锻炼班级学生的空间意识和思维想象能力,有助于收获更高水准的学科能力培养效果。
        二、地理教师合理培养初中生空间想象能力的策略分析
        (一)通过各项资源运用激发初中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学生们梳理相关的知识点
        研究指出传统教学模式限制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索的动力,未能指导班级学生对教材内容实施多个层面地探索与实践运用,不能通过课堂教学培养班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样就会限制学科教育的实际效率。基于初中生呈现出的课程基础和思维逻辑特点,地理教师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多个层面地探索,重视通过课堂教学锻炼学生们的学科能力。所以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各项资源运用激发初中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学生们梳理相关的知识点。
        大部分初中生在课程学习中出现被动探索的状态,在地理教师指导下死记硬背相关的知识点,未能结合实际情况对班级学生开展高水准的知识讲解,没有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们的空间想象意识与梳理能力。


以气候特征知识讲解为例,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地球仪等教具的运用让初中生分析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和具体分布情况,有助于将抽象的课程知识进行形象化地展示。地理教师也能通过视频资源运用提高学生们对气候分布情况的了解程度从房屋结构与居民穿衣情况等内容分析气候类型的具体分布情况[2]。这样可以在培养初中生空间想象能力基础上推动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同时也可以强化班级学生对经纬线等知识点的认知程度,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和实际效率。
        (二)借助教学模具运用提高初中生对课程知识的认知程度,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知识印象
        地理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课程教育过程中需要改变陈旧的授课思维,在资源运用基础上打造更高水准的探究平台,引导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索,也能在课堂学习中锻炼学生们的思维逻辑与空间想象能力。因为初中生在地理知识学习中出现理解不正确的现象,未能对学科知识进行灵活性地运用,没有通过课程知识的运用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所以地理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模具运用提高初中生对课程知识的认知程度,利于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知识印象。这样可以在革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开展高水准的知识讲解与能力培养,在构建开放课堂的同时提高初中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助于保障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和成效性。
        (三)指导初中生通过实践调查获得合作学习与归纳分析等能力的培养
        因为传统教学模式未能指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多个层面地探索与实践运用,地理教师应在班级学生认知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知识讲解,鼓励学生们在知识梳理基础上获得深刻的知识体验。基于地理课程呈现出的教育特色,教师应该在讲解理论知识基础上给初中生提供实践探究的平台支持,让学生们在实践探索基础上形成深刻地知识体验,有助于收获更高水准的知识体验与能力培养。所以地理教师也可以指导初中生通过实践调查获得合作学习与归纳分析等能力的培养,立足教学实践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思维想象能力,有助于推动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结论:地理教师需要在后续课堂教学中应该在资源运用基础上构建开放课堂,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初中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样可以在提高班级学生理论认知基础上强化学科能力的培养效果。基于学科教育的特色与初中生的认知情况,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各项资源运用激发初中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学生们梳理相关的知识点并锻炼学生们的学科能力。同时,地理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模具运用提高初中生对课程知识的认知程度,利于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知识印象。此外,地理教师也可以指导初中生通过实践调查获得合作学习与归纳分析等能力的培养,立足教学实践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思维想象能力,有助于推动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胡燕君.利用实物学具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以六年级地理“地球的公转(第一课时)”为例[J].地理教学,2018,13(16):122-123.
[2]田金慧.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2018,11(09):190.
[3]何敬敬,徐峰.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浅谈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J].长江丛刊,2019,21(34):13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