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余文靓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余文靓
[导读] 艺术源于生活,教师要通过美术学科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与艺术创造,能增加学生对美的认识。教师要融入生活化的理念,选择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作品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义乌市佛堂镇第二小学    余文靓

摘要:艺术源于生活,教师要通过美术学科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与艺术创造,能增加学生对美的认识。教师要融入生活化的理念,选择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作品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教师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美术知识与文化、社会生活相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去探索、实践,感受到美术学习带来的快乐。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思考
        引言: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伟大人物,他提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言论,指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求真知、讲真理,做一个真诚的人,而一个追求真知、讲真理的人,不单单体现在课堂之中,也应当体现在生活之中。所以,在讲解美术知识时,教师应当从生活元素出发,营造课堂中的生活氛围,让学生追求美术知识,认识到美术学科中的道理,从而使得学生在追求真知中,真正地做一个“真人”。
        一、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一)丰富美术教学内容美术
        教师在教学中,虽然一直在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作更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但是其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却没有体现出这些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把创新的教学方法渗透的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这时,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就凸显出了很大的优势,丰富教师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基于此,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将丰富多彩的生活故事或者生活情感融入美术课堂教学当中,充分调动学生自己把真情实感表现出来,从而推动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阶段将美术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和体验,让学生从美术的教学转变对生活的态度,使其树立健康的人文价值观,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思考
        (一)丰富生活要素,趣化教学过程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画出富有个性的作品。教师要融入生活见闻、人文景观等内容,及时帮助学生补充知识,将信息素材等融入美术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能力。教师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善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会勾画出自己的美术作品,教师要引导他们将所学的知识点与自己的生活世界相联系,实现对教材深度的理解。教师要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为学生选择趣味的内容,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师既要为学生留有自学的空间,鼓励他们的独立思考、大胆发现,也要组织学生共学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以灵活多样的方法学习美术知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将不同兴趣、不同学法、不同个性的学生异质分组,让他们的多种个性得到展示,不同潜能得到发掘,从而能使美术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从创作的视角、美学知识的应用等方面加以说明,让其他学生也能感知作品的美。小组成员之间彼此合作、共同设计,能促进他们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
        (二)动手创作活动生活化
        美术动手创作活动应该也要生活化,这不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也是孩子们更愿意尝试接受的。在小学阶段,孩子们都喜欢动动手、动动脑等。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生活化的动手创作活动,学生们参与这些活动中,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积极参与,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生活,给了孩子们创作的源泉。美术动手活动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活动,而生活化的美术实践活动,更像营养补给液一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对创作更有兴趣,也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也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
        (三)动手实践操作,强化生活体验
        从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实施以来,在美术课堂中,教师也开始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主动地结合美术课堂的教育内容,为学生搭建动手实践操作的平台,促使学生在动手中感受到美术课堂中的别样美感,更进一步地体会到美术学科的魅力。而在打造生活化的美术课堂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带来一些生活化的材料,让学生围绕这些材料开展动手实践的活动,促使美术知识变得更加地鲜活,让学生基于美术课堂更加贴近实际生活。
        (四)作业练习生活化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做了很多尝试和改变,但是对于作业应该如何生活化设计探究得太少。作业可以反映学生对于学习接受程度的情况,我们应该认真去对待。但在作业布置中,作业往往只是根据书上的内容布置,往往学生的作品大多数会和书上的范画一样,缺乏创意。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将书上的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如:《看新闻、记大事》这课,在讲完书上内容后,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新闻,或者听到的新闻,从而画出更多不一样的作业。“生活化作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创作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生活情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寻找生活的味道,建立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素材,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学会运用美术知识去创作生活、表现生活,从而促进学生绘画技法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赵艳玲.对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J].科普童话,2020(08):67.
[2]吴明毅.刍议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开展[J].美术文献,2019(12):122-123.
[3]刘林昌.浅析如何利用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美术素养[J].内蒙古教育,2019(33):67-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