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花艺师”的深度学习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宣丹
[导读] 在主题《小鬼显身手》中,中一班幼儿以“花艺师”作为主要认识对象,以学习成为花艺师作为幼儿探索学习的桥梁,充分挖掘主题中的教育价值。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浣纱幼儿园     宣丹

【摘要】在主题《小鬼显身手》中,中一班幼儿以“花艺师”作为主要认识对象,以学习成为花艺师作为幼儿探索学习的桥梁,充分挖掘主题中的教育价值。文中通过隐性语言、区角探索、社会活动等几方面的阐述,展现孩子们在班本活动中的学习与探索,揭示“花艺师”课程深度学习的秘密。活动中用现场观察、调查、游戏、操作等手段,结合丰富的材料、暗示性的环境和有趣的活动来帮助幼儿实现成为一名花艺师的梦想。
【关键词】花艺师;班本课程;深度学习
          怎样的班本课程能够既贴合中班孩子的需要,又是能够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的呢?《小鬼显身手》中指出:每个孩子都希望进入成人世界,模仿成人劳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的经历。班本课程“花艺师”的开展,挖掘主题的潜在教育价值,并在班本课程“学做花艺师”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
        一、班本课程“花艺师”的由来
        1.源自于幼儿园课程
        我园一直崇尚课程“源于生活,成于自我”,在园本课程《小鬼当家》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指向于职业探索的课程中,由班级单独开展的班本课程能够更加近距离的贴近孩子学习的需要,课程的操作更加灵活、更加多样化,适合孩子的进行深度学习。
        2.源自于幼儿的需要
        “母亲节”活动的谈话。
        我:母亲节到了,送妈妈什么礼物好呢?
        孩子甲:送卡片
        孩子乙:送鲜花
        美丽的鲜花是孩子们每天都可以看到的,送妈妈花儿的愿望也是迫切的,于是我们生成了班本课程“花艺师”,是正真来自于孩子生活的课程。
        二、以班本课程“花艺师”为载体的深度学习
        1.让“隐性语言”成为孩子学习的起点
        (1)润物细无声的环境浸润。
        为了能够欣赏到更多的花朵形式,孩子们在家搜集了很多和花朵有关的物品。各种有花朵图案的包装盒、包装袋,陪伴孩子睡觉的花朵台灯等等,孩子们把生活中有密切情感联系的、有花卉图案的物品带来幼儿园。
        (2)学习过程中的环境表现
        妈妈喜欢的花
        孩子甲:百合花、玫瑰花、康乃馨……
        孩子乙:红的、黄的、蓝的……
        孩子丙:有的圆、有的尖、有的花瓣有褶皱……
        孩子们把妈妈喜欢的花朵画下来,展示在美工区,为接下来送给妈妈喜欢的花做准备。
        2.让“区角探索”成为孩子学习的台阶
        (1)多元化材料的提供
        祎祎首先选择了皱纹纸和扭扭棒,把皱纹纸剪成了一个小长方形,用扭扭棒一扭就变成了一朵花。


第二次选择了鲜花包装纸,把花瓣剪成了椭圆形,贴在扭扭棒上端,变成了蓝色小花。第三次她又拿了扭扭棒和紫色皱纹纸做一串红!第四次她又找来了扣子和扭扭棒!用胶水将扣子一个一个粘贴在扭扭棒的上端。
        多种平面材料的提供,给孩子的创作平面花朵提供了可能性。在材料区,提供了各色手工纸、卡纸、皱纹纸,各色太空泥、扭扭棒、纽扣、毛线、吸管、花布等,我和孩子们一起将各种材料按照颜色、材质、大小分类摆放,放在孩子能够轻松拿取到的地方。祎祎在制作花朵的过程中,她会根据制作花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材料完成花朵的创作。
        活动后期立体材料泡沫球、纸卷小棒、铜丝等材料的提供,孩子们再也不能够满足于平面花朵的制作,而是主动玩起了立体小花的制作,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看见老师提供的新的立体材料。婷婷用正方形的小纸片在纸卷小棒对角贴一贴,一朵郁金香就完成了。小果将彩纸折一折、剪一剪,剪成了一条条的细长条,然后在纸卷小棒上卷一卷,做成了康乃馨。乐乐用太空泥搓成椭圆形,再按压成薄薄的一片,当成花瓣黏贴在吸管上,做成了玫瑰花。虫虫用铜丝插上涂上颜色的泡沫球就成了一朵绣球花。
        为了给最亲爱的妈妈制作一盆花,教室里面的玻璃瓶、奶粉罐、糖果盒、牛奶盒、等材料都被孩子们选走,通过修剪、粘贴、缠绕、平铺、绘画等一系列的手段,完成了一件件作品。乐乐说:“我的作品它的名字叫《妈妈我爱你》!”虫虫说:“我的作品就叫《母亲节快乐》!”孩子们为自己的妈妈制作了一盆盆插花作品!并为母亲节的插花作品命名。
母亲节前夕,孩子们自发地组织了一次给妈妈插一盆花的活动。孩子们通过选材、处理原材料、装饰花瓶、插花等一系列的过程,从实践中了解到了花艺师工作的不容易,还会借由插花作品抒发自己对妈妈的情感。
        (2)区角联动游戏的开展
        案例:楚楚把从家里带来的亲子制作花朵摆放到了“小超市”内,宣布:彩虹花艺店开业了,我们有最好的花艺师给你们包扎花朵!”,美工区的诗韵跑过来说:“老板娘,你们的花朵卖完了,可不可以让我们来供货啊?”
         “小超市”和美工区的自制花朵就连接在了一起,孩子们就自发地组织了“彩虹花艺店”的社会性区角游戏,孩子们在“彩虹美工坊”制作好的花朵、花束被源源不断地送到“彩虹花艺店”,这不仅有效地缓解了游戏的疲软期,还让孩子了解在花艺师职业中有很多跟自己职业息息相关的其它从业人员的存在,从而扩大了孩子的眼界。
         3.让“社会活动”成为孩子学习的支点
        (1)职业大调查
        母亲节到了,中一班的孩子们决定去“浣沙横路”的花店,看一看妈妈喜欢的花,看一看“花艺师”的工作。孩子们问:“我们今天来要买一束花,送给妈妈作为母亲节的礼物,都有那些花适合送给妈妈呢?”花艺师亲切的说:“康乃馨是母爱之花,白色的百合花是圣母花。”
插花大师将花朵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的独特想法,给了孩子们很多的启迪。孩子们发现:插花要有的高、有的低,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才好看;花朵也需要摆造型才好看,扇形、s形都很好看。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又了解了一份职业。
        (2)亲子插花活动
        谁是孩子活动的有力支持呢?自然是孩子们最最亲的爸爸妈妈啦!在活动中,爸爸妈妈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出精美的花朵,孩子们也没有闲着,也用稚嫩的手法表达着对美的感受,亲子携手共同制作的一盆盆鲜花作品,让孩子再一次感受到插花活动的不容易,做一名花艺师的不容易,在活动结束后很多小朋友的梦想就是想做一名花艺师,期盼着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个美丽的世界!
【参考文献】
李季湄、冯晓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
李季湄、肖湘宁 《幼儿园教育》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
陈静、杨己洁、朱静芸 《生活取向的幼儿园班本课程》 [M]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