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徐丽霞
[导读] 目前,小学生掌握的英语词汇量较少,在阅读时常常会感觉到吃力,导致阅读的效率偏低。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又过于强调词汇和语法教学,在逐字逐句翻译讲解时很容易破坏阅读材料的整体结构,导致小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最终使得教学效果得不偿失。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山第一小学     徐丽霞

摘要:目前,小学生掌握的英语词汇量较少,在阅读时常常会感觉到吃力,导致阅读的效率偏低。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又过于强调词汇和语法教学,在逐字逐句翻译讲解时很容易破坏阅读材料的整体结构,导致小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最终使得教学效果得不偿失。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正视小学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从而更好地为小学生服务。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高年级;阅读教学;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引言:当前,小学高年级的英语阅读教学应顺应时代潮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加强信息技术的整合运用,以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的质量和效率。目前,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信息技术之间进行整合将更有效地促进问题的解决,提升教学效果。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词汇量积累不足
        在语言交际中,学生若词汇量不足,就无法有效传递信息。小学生英语词汇量不足,就会读不懂课文,听不懂教师的讲解,逐渐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单词的记忆难题是小学生持续性学习英语的拦路虎。此外,在当前英语教学中,教师强调让学生“听说在先、读写跟上”,重视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受到了制约和束缚。
        (二)缺乏师生互动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步骤通常是单词讲解、句型讲解和文意讲解,在这一整个教学过程中基本是教师满堂讲解,而学生静静地坐在下面听。如此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即使有互动交流也是一些较为死板的“yesorno”的互动交流。这就导致了课堂氛围十分枯燥,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限制从而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普遍不高。
        二、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掌握良好的阅读方式
        在小学高年级的英语教科书中,许多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小学高年级学生也比较喜欢通过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英语教师应把握上述特征,强化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阅读材料,使学生主动进行英语阅读,阅读过程中积极进行小组交流。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合理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在小学高年级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听力和口语占据主要部分,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现图片或视频,学生可以对文章的基本概念有初步的了解,阅读起来不会感到过于吃力。例如,在练习“Where is the library?”“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drink?”等句型时,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营造更加真实的课堂环境,有效提高他们的英语理解能力。



        (二)应用互联网丰富英语阅读材料
        英语阅读材料是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重要因素,传统教学中,影响英语阅读水平提升的原因之一,就是阅读材料的缺失。网络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存储罐”,里面包罗万象,可以满足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的需求。因此,借助网络中丰富的阅读资源,不仅可以增加英语阅读内容,还可以使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搜索的方式,从网络上搜索到相应的阅读素材,然后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线辅导学习英语阅读技巧,或者是利用网络上搜索到的阅读材料,为拓展英语课堂的阅读训练做好准备为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供积极帮助。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情境教学法,其指的是,教师在充分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及技巧,借助于各项信息技术工具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真实感、感情色彩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教学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从而使其获取到相应的知识及技能,最终促使其全面发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阅读文本,提高阅读和学习的效率。例如,在讲解Unit8“Chinese New Year”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展示春节相关的视频和图片等,为学生构建一个春节题材情境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沉浸在情境当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情境互动的环节,采用抢答和问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思考和分析中成长,能够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对文章产生充分的兴趣,教师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四)利用多媒体和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进行引导式教学,让学生学会制作思维导图,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降低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难度,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以及词汇量,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思维导图制作完成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在脑海中浮现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而提高阅读效率。在思维导图制作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
        结束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网络与教育之间已经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师制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供更多的参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从提高专业能力入手,不断学习各种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身边的网络资源,对英语课程教学进行优化,确保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季小惠.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小学高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23):22.
[2]丁世波.信息技术与小学中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融合[J].新课程(上),2019(05):108.
[3]孙小平.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分析[J].校园英语,2019(09):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