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故事运用有效性研究 冯志鑫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冯志鑫
[导读] 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上正处于12-15岁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自我思考能力等,但是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仍然处于初步阶段,基本上都是借助自己的主观感受理解、认知相关的知识。

五华县端本中学   冯志鑫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上正处于12-15岁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自我思考能力等,但是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仍然处于初步阶段,基本上都是借助自己的主观感受理解、认知相关的知识。在初中历史这一学科中,受到历史学科特点的制约,历史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面对这一现状,如何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得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已经成为一线历史教师研究的重点。基于此,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故事运用有效性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故事;运用策略
        引言:历史教学课程对于极大部分的学生们来说是枯燥且乏味的,时间线的繁杂、事件的交错发展等等都让学生们感到难以记忆、理解,于是学生们就更难积极的投入到历史教学课堂中,从而导致自身的学习成绩下滑,丧失历史学习兴趣。于是在历史教学中就为老师提出了一个难题,该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和培养学生们的历史学习兴趣和历史素养是现今历史教学中最主要的难题。
        一、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作用
        适合的历史故事不仅能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帮助,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对于喜欢依靠直观感受来判断事物的初中生而言,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将精力集中到教师所讲的内容上。历史故事作为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载体,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受到历史车轮的转动,还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拉近学生和历史知识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历史课堂参与度,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奠定基础。教师借助历史故事进行课堂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同时还能利用历史故事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二、中学历史教学现状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老师和学生们认为历史这门学科是门副科,它并不像语文、数学、英语一样极受重视。这使得历史这门学科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在历史这门学科中学生们可以学到各类知识,各个历史时期中人类的发展都能教导学生们学会很多的知识,其中充满着无穷的智慧,并且在历史教学中学生们还可以把国内外同一时期的发展进行对比学习,从这些知识的学习中学生们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荣誉感。不过在现今的历史教学中却并没有对历史课程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也较为单一,无法激发学生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老师的教学理念没有与时俱进发展,大多历史老师认为教导学生们历史知识就是去帮助学生们记住历史教材内容,没有对学生们历史知识学习进行一个拓展延伸,使得学生们学习到的历史知识仅仅局限于历史教材。历史教学是需要老师们具有极强的专业能力,因为历史知识纵横交错,人类历史的发展在每一阶段时期都有着自己的渊源与将来,因此在教材中就会出现内部知识体系呈现网络化,然而老师在讲授历史知识时往往会忽略这一内容,只能对历史课本教材进行一个简单的按章节讲课,并没有全面的对学生讲解历史知识,进而阻碍学生们的历史性认知能力发展。



        三、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用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新课有效导入
        课堂教学的导入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始环节,对整节课堂教学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初中历史教师在这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中,可以用一个有悬念的小故事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探究问题真相的欲望,从而把学生有效带入新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在选择导入新课所用的悬念故事内容时,要遵循两个原则。其一,故事内容与新课内容高度相关。如果教师选择的故事内容与新课内容关联度不高,在从讲故事环节转入新课教学活动时,极易出现两者衔接生硬的现象,让学生产生教师在强行转入课堂教学活动的心理感觉,无法在不知不觉间有效导入新课内容。其二,故事内容要合情合理。如果教师为制造悬念而故意选用一些如哗众取宠、夸大其词、不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故事,看似课堂气氛热闹,其在实质上却违背了历史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无法达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寓育人于教学中”的目的,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及提升综合素质,教学效果将适得其反。
        (二)提高历史故事运用的专业性
        历史教师必须充分掌握课本结构和知识,并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从而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借助富有趣味的历史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初中历史教师还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故事积累,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优化教学形式,使故事的语言更加通俗化、精练化,使故事的内容更加系统化,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品读一些历史相关专业书籍,如《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等历史专业期刊、教育学杂志,时刻把握历史专业知识的最新动态,掌握了解学生心理需求的有效方法,让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应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历史故事的讲述水平,丰富历史知识储备,从而获得更多学生的喜爱,为进一步在历史课堂开展故事教学奠定基础。
        (三)历史故事要富有一定的趣味性
        中学学生们本身就喜爱一些富有乐趣的故事或事件,老师在历史课堂中引入极富趣味性的历史故事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还能够使得课堂氛围呈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能够自然而然的让学生们投入到了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的历史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结束语
        历史虽然看上去好像比较死板、枯燥,实则不然。通过历史学习可以窥见人类成千上万年走过的道路,一方面从衰败中吸取教训,另一方面也从兴盛中学习经验。历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偶然的,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学生如果能够深入其中,便可以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乐趣所在。作为教师应当主动在实际教学中引入更多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激发兴趣。
参考文献
[1]高菊.巧用历史故事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9):69.
[2]徐浩林.以历史故事为辅的初中历史教学[J].天津教育,2019(26):142-145.
[3]杜琴芳.浅议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74):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