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生活化开展 岑积温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岑积温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让课堂教学工作回归知识本质状态,成为了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龙临镇大农小学  岑积温 533816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让课堂教学工作回归知识本质状态,成为了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从语文知识的运用角度来看,生活是其最基本的应用环境,所以让语文知识教学实现生活化表现是具有创新意义的一种教学选择,尤其是在作文教学中,做好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降低写作学习的难度,这对于保证写作课堂教学效果和推动写作教学进步带来了重要助力。
关键词:浅谈 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生活化 开展
        引言:写作教学,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写作素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整体并不高,在写作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写作素材积累不足、对修辞技巧掌握不足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写作教学陷入到僵局之中。因此,便需要关注到教学方法的创新,以生活化教学为导向,重构写作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让写作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利用教材文本,关注生活描写
        语文课本提供的阅读内容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是引导学生进行字词基础知识积累和领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比如在进行《落花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生活气息,从家里种花生的原因开始,到收获花生后在后院茅亭品尝花生进行徐徐地引入,最后父亲回来和我们讨论花生的品性和做人的精神。这就是一件生活小事的叙述,最后借父亲对花生的评价实现文章主旨的升华并结合课本中的插图感受那一份生活情怀,体会我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可以进行描写和抒发感情的意境美。学生进行分享交流,体会那份质朴、诚挚的宁静之美。对“我们要有花生一样的精神”能有更深切的体会和感受。借助这一课的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的片断经历,借助故事的叙述来进行传情达意的小练笔活动。
        二、构建生活情境指导学生展开写作
        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除了对生活素材进行利用之外,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构建起生活情境,对学生的写作展开指导,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展开有些的写作指导。从写作教学的角度讲,在课堂上需要对学生的写作技巧、修辞手法等展开讲解,让学生对这些形成有效的理解掌握。而对于写作技巧、修辞手法的教学,不能只是进行理论讲解,还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在课堂上对这些技巧手法实践利用,加强掌握。比如,比喻、拟人这些修辞技巧,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立足生活,构建起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展开写作。如可以构建这样的生活情境:小明和妈妈去动物园,小明看到动物园的孔雀,感觉非常美丽,脱口而出三个比喻句来夸赞孔雀的美丽,你能猜到小明说了什么吗?通过这样一个情境,将比喻写作的练习实践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写出一些比喻的句子,对比喻修辞技巧形成掌握。



        三、从生活中丰富作文素材积累
        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多从生活中丰富自身作文素材的积累,这可以很大程度化解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找不到写作素材的相关问题。例如,在针对“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展开写作训练时,一开始不少学生都找不到写作内容,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对此,教师可以首先构建和学生的交互渠道,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生活中一些难忘和美好的瞬间,随之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我们怎样做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素材表达出来的机会,真正让学生做到说真话、诉真情,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达内心的感受,讲自己要说的话,记自己难忘的事。结合这个写作训练主题,经过一番思维引导后,不少学生都能够慢慢形成与建立自己的作文思路。例如,有的学生谈到,自己非常喜欢自然环境,但是有时候去公园会看到很多垃圾。随之他提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都不乱扔垃圾,生活就会更美好。这便是一个很好的写作思路,这个作文主题也很值得表达和记录。通过教师有效的思维引导,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建立对作文主题的理解认识,大家的作文表达也会具备更好的针对性,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写出的文章才会更具感染力。
         四、落实学生主体,进行生活交流
         比如在“感恩”的写作训练中,有的学生思维局限在感恩父母的传统模式当中,自然在真情实感的基础上也能写出优秀的文章,但是写作角度相对就比较狭窄,格局不够广阔,难以凭借新颖取胜。而有的学生阅历比较丰富,能够从社会的正常运行,为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的各行各业产生感恩意识,还有的学生能够从大自然的馈赠之处产生感恩思想。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分享交流活动,就生活见闻和生活感受进行探讨,可以不断丰富认知视野和思维能力,从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另外,现在的作文考查也越来越多元化,很多作文命题都和社会现象密切相关。比如,前几年的共享单车存放问题就引起强烈的反映。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热点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并通过交流分享的方式丰富认知视野,提升思维水平。基于此,教师可以每周选出固定的时间让学生展开生活交流座谈会,去了解丰富的生活现象,产生思维的火花碰撞,提升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和感悟程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或者认知思维的局限,表达的观点或者提出的问题很容易出现片面性,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指导或者启发,帮助学生完善认知思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实现健康的发展和成长。
        结束语
        总而言之,做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生活化设计与应用,不仅可以实现写作课堂的有效创新,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这对于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生活化教育模式的有效应用,教师必须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需求,让生活化内容可以与学生学习需求保持一致,从而有效发挥出生活化教育模式在写作课堂中的关键价值,推动小学语文写作课堂教学水平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尹金巧.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9):57.
[2]马丁丁.基于生活化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8):46.
[3]鉴燕婷.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研究[J].智力,2020(18):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