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多元化教学,优化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傅悦红
[导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天性,将充满趣味性的游戏融入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育游戏的开展,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集体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目前,在小学体育中开展游戏化教学,已经得到学生和教师的普遍喜爱。

义乌市苏溪镇第三小学 傅悦红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天性,将充满趣味性的游戏融入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育游戏的开展,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集体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目前,在小学体育中开展游戏化教学,已经得到学生和教师的普遍喜爱。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采用多元化教学,优化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优化;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引言
 体育游戏教学,即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将游戏与体育运动相结合。因为小学生对游戏没有抵抗力,教师将游戏与体育运动相结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可以让学生的运动能力得到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能力。鉴于当前的体育游戏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体育游戏教学,然后具有针对性地优化体育游戏教学。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纵观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教学效果并不乐观,经过深入分析和研讨,我们总结了现今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四个主要问题:第一,教师的教学思路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对体育课程没有高度重视,对提升小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性不以为然,忽略了备课工作,也没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导致体育课变成自由活动课,使体育教学失去了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作用。第二,教师的教学手段缺乏创新,没有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合游戏或竞赛等创新形式,使体育课堂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更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使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抵触心理,造成学生放弃参与体育活动的不良现象。第三,教师没有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学生常常“随大流”漫无目的地活动,对学生个体运动能力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也极大程度地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效率。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优化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一)创新体育游戏热身的趣味性
        热身是体育运动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体育游戏中的重要内容。虽然它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却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并不重视体育游戏热身环节,只是象征性地让学生进行了热身运动,不仅内容陈旧,还缺乏一定的强度,无法达到热身的实效性。因此,教师要将体育游戏热身重视起来,并通过创新游戏热身形式增添其趣味性。例如,在玩体育游戏“邮递员送信”前,教师可以根据游戏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热身运动:让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形,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放开手,并告诉学生,教师拍手掌意味着高跳,教师举手表示半蹲跳,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提示在高跳或半蹲跳的状态下往前走。这样的热身活动较为有趣,所以学生在听到之后会立刻手拉手围成一个圆,然后紧盯着教师。在热身活动中,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信号,通过高跳或半蹲跳往前走着。这样的热身运动不仅有趣,而且学生在体育游戏教学前做足了准备,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在体育游戏教学中丰富热身形式,可以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确定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游戏化教学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教学形式,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征。部分教师能在教学中发挥出游戏教学的作用,但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不是以玩闹为主,而是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让学生在运动锻炼中掌握技巧方法,提升体能,进而促进身心发展。因此,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和开展游戏运动,让学生通过游戏能掌握体育技巧,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利用游戏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玩耍过程中增强体质。教师要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选取适合小学生的游戏运动,让学生能在运动中体会到乐趣。
        (三)组织体育竞赛,培植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实施创新教学计划时,可以利用小学生强烈的好胜心理,在游戏教学的基础上组织体育竞赛。竞赛不仅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的主要途径。体育竞赛中既含有游戏概念,也因为有胜负之分,进一步驱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活学生的进取精神。学生为争得竞赛的胜利,必然会努力训练、协同合作,这个过程在无形中也培植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促进学生体育能力增强的同时,也完善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优化教学为游戏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游戏化教学方式虽然好,但是教师不能局限在一种教学方式中,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游戏形式,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外界充满好奇心,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为了让学生更快地融入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情境创设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学生的体育素养。在开展游戏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先利用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被故事情节吸引住,从而集中注意力,激发出求知欲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范围来创设情境,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好奇心完全调动起来。教师还可以进行跨学科情境整合,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巩固其他学科的知识,丰富体育教学的形式,实现跨学科整合。
        结束语
        总之,游戏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当前的体育游戏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实效性不强,学生无法对其产生兴趣,自然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优化小学体育游戏教学,走出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创造性、实效性的误区,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丰富的活动材料,有效提高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趣味性、创造性、实效性,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长明.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的策略探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8):42-43.
[2]杨艳红.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23):171.
[3]王喜来.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5):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