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思政教育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苟继成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犹如一座灯塔给我们的思政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每一位教师肩负着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的历史重任。开好思政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教学研究室 苟继成   7212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犹如一座灯塔给我们的思政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每一位教师肩负着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的历史重任。开好思政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上好思政课,不光是每一位思政教师的使命,需要全体教育人共同努力,共同奋斗。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当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好思政教育,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学生树立鸿鹄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面,我就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提升思想政治修养,树立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开展思政教育的意识。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在学科教学中更好的开展思政教育,就要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加强师德修养。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充分做到政治要强,站位要高,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树立大局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恪守底线;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装着教育和学生;严格要求自我,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有意识的进行思政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高度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都要无处不在的进行思政教育和熏陶,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 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育有知识、有文化、有爱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充分利用教材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怀。深入发掘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拓展、解读知识内涵,让学生既能掌握学科知识,还能增强爱国情感。例如在学习“人教陕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3章“计算机系统初步”中的“计算机发展”,谈到“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ABC于1940年在美国问世”时,启发学生思考:“为何没能在中国诞生?那时我们的国家正经历着什么?”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得出:“有一个和平、安定,没有入侵、没有战乱的祖国是多么幸福的事!”再出示拓展材料: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计算机领域所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通用CPU——龙芯打破了国际IT顶尖技术的CPU芯片一直被英特尔等国外巨头所垄断的局面,为改变中国信息产业“无芯”的局面迈出了重要的步伐,2017年4月25日,正式发布的龙芯3A3000/3B3000的官方实测主频达到1.5GHz以上,CPU的制造工艺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产业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的CPU核心技术、国家安全、经济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主要用于大型科学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巨型计算机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现代水平的标志和象征之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成功的“银河”、“银河—Ⅱ”、“银河—Ⅲ”等系列巨型计算机,标志着我国的巨型计算机技术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12年9月16日安装在山东省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的“神威蓝光”是我国以国产微处理器为基础制造出的中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2020年6月,国际组织“TOP500”发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中国部署的超级计算机数量继续位列全球第一。再次引导学生思考“现在,我国为何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组织学生探讨后,让学生深刻理解到:“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祖国会更加强大”,让学生自觉生发出爱国、爱党情怀。
        三、结合身边案例开展思政教育,增强学生遵守法律和道德意识。充分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生活中的案例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习“人教陕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网络技术基础”中的“安全使用网络”时,结合学生身边发生的实际案例创设情境:“小明同学很烦恼,原因是自己的QQ密码被盗,QQ好友不断收到垃圾信息。”鼓励有类似经历的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继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安全的使用网络?通过学习内容的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明白,网络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如同现实生活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一样,最终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网络是自由的,网络也是透明的,在网上所有操作和发表的言论都有“迹”可查;一切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操守,在网上仍必须坚持。同时,积极为学生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加强学生的法律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网络上的自我保护,不在网络上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和相关情况,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不传播网络谣言等,增强学生使用网络的安全意识,促使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规,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做一个新时代遵纪守法的网络公民。
        四、利用学习任务开展思政教育。“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课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其中,任务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学习效果。一个好的任务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进行情感教育。例如在教学“人教陕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制作电子小报”时,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行编排;既让学生掌握了文字处理中的编辑知识,还对学生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知识学习和情感教育同时发力。
        五、利用实践作业,开展思政教育。在进行“人教陕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网页制作”学习时,我给学生布置这样的实践作业:根据自己身边发生的人和事,结合相关素材,制作一个主题为“法在我心中”网站。通过这样的实践作业,潜移默化的开展思政教育,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接受熏陶,提高政治意识和道德品质。
        总之,在开展好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多种形式,抓住时机积极开展思政教育,进行有机渗透,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思政教育,培养符合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