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体能训练教学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戴雄奔
[导读] 小学体育对加强学生的整体素养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由强化学生的体能素质转变为促进学生技能体能的融合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有目的性的授课措施,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逐步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及身心素养,从而为学生的全方位进步打下优良的根基,逐步提升小学体育授课的科学性。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场桥中心小学 戴雄奔

摘要:小学体育对加强学生的整体素养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由强化学生的体能素质转变为促进学生技能体能的融合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有目的性的授课措施,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逐步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及身心素养,从而为学生的全方位进步打下优良的根基,逐步提升小学体育授课的科学性。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体育体能训练教学有效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能训练;有效方法
        引言
 体能训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具备的,这是学生参与各项学习活动、促进自身能力提升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体能提升主要是组织学生通过参与与力量、速度、协调等相关的体育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学生的体能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的过程,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他们自身的身体素质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活动与方案。
        一、小学体育体能训练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校往往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教授,而忽视掉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体能锻炼也做得并不够到位。受到传统化教育体制的影响,小学生的体育教学一直没有被重视起来。在很多情况下,还会被一些所谓的“主科”占据了体育教学时间,同时大多数的体育老师不能够带动学生学习体育学科的兴趣,学生的体育学习十分的被动,所学习的内容和进度都是依靠老师来推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于体育课程也没有过多的兴趣,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很难正常进行,体育教学质量也很难保证,在体育课堂中对于学生的体能练不到位,体育教学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大多数的学生会将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混为一谈,其实不然,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锻炼身体,获得良好的体育学科素养,真正的促进学生的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体育体能训练教学有效策略
        (一)设计体能训练方案,有效提升学生体能
        学生的体能提升并不是依靠某一次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或参与某一种体育活动就能达成的,而是需要在长期的体育学习过程中,不断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能训练活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因此,教师应当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体能训练方案,根据学生的体能情况,设计符合学生自身需求的、各个阶段的具体体能训练方案。每一个年级的学生都存在体能基础方面的共同点,在进行班级体能训练方案设计时,除了考虑到学生的整体情况,教师还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基础,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形式。



        (二)设计多样性的游戏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
        要想强化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练习中,进一步为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对小学生来说,好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对游戏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彰显游戏行为的用途及优点,联系学生特征及授课内容来设计多元化的游戏行为,以此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进一步为促使学生技巧及能力的交融奠定优良的基础。例如,在教学“田径”相关内容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引入游戏教学法,为学生设计多样性的游戏活动,如“警察抓小偷”“争做小飞人”等,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田径的技能知识,调动学生对田径活动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优良的活动特点,这对强化学生的身体素养是相当关键的。
        (三)举办与体能训练有关的体育活动
        小学生处于精力旺盛的时期,他们意气风发,争胜心也是非常强的。大多数的学生都非常乐于向别人展现自己的优势,和他人一较高下,因此他们更倾向于参加一些竞争性和刺激性的活动,这种活动不仅可以让他们充分的展现自我,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致。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强度适当,危险系数较低的体育竞赛活动,通过竞争,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知识,更好的领悟体育学科的内涵所在,更有效的锻炼到学生的体能,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通过对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才能够制定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形成科学的教学策略。为了保障体育活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活动开展之前可以由几个小学体育老师来共同制定,最后经过体育教师小组的讨论和完善,才能真正完成活动方案的制定。在撰写活动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活动的策划中引入一些技巧。
        (四)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有效提升学生体能
        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具体的体能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体能时,部分教师认为这一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参加具体的体能活动,学生只需要按照要求和标准完成相关训练内容,就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应用新颖的教学原则、优化体育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体能的提升,其中,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不论在指导学生完成具体的体育活动,还是在引导学生通过竞赛的方式完成体能训练任务时,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不仅能促使学生高标准完成体育活动,也能促进学生自身对于体育活动的认识和了解。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具体体育活动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精准完成动作要求,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对某一体育活动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能训练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将强化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养当作授课的基本计划,有效探寻多元化的授课措施,从而适应体育授课的现实需求,力争在强化授课实效的时候,也可以推动学生技巧及体能的交融进步。
参考文献
[1]唐兴.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能训练措施[J].读写算,2019(35):48.
[2]徐晓鹏.试析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能训练[J].新课程(小学),2019(12):77.
[3]周建林.现代体能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文理导航(下旬),2019(12):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