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王丽平
[导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少先队学科建设势必面临许多新的机遇、新的挑战。高质量开展少先队的活动、进行少先队学科建设,就一定要把握“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努力做到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基于此,本文章对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浙师大附属义乌小学 王丽平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少先队学科建设势必面临许多新的机遇、新的挑战。高质量开展少先队的活动、进行少先队学科建设,就一定要把握“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努力做到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基于此,本文章对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策略
        引言
        从某种层面上看,少先队既是继承和发展红色思想的接班人,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因此,在实际少先队建设活动的实施中,学校必须要扛起国家和社会赋予的重任,加强对少先队员的教育引导,促进少先队员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一、自主组织,少先队扩建队
        小学生的能力成长、进步需要不断地锻炼,尤其是在小学少先队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尽量让小学生自己组织,这样才能对他们的真实能力、真实想法充分地反映出来,最终在活动方面成功举办。少先队扩建队的活动,主要是让5--6年级的小学生来自主组织,他们在年龄上较高,又有一定的想法和执行能力,所以可以让他们作为主导。3--4年级的小学生负责具体的执行层面,并且直接向负责的辅导员、教师进行汇报情况。虽然高年级小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能力,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教师和辅导员从低年级小学生角度来获取信息会更加真实,从而在活动的适当干预上能够从要点来完成。少先队扩建队的活动在时间上控制在1个月以内,由此让3--6年级小学生拥有一次完整的、自主组织活动的体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二、优化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和结构,提高实效性
        在实际主题活动中,辅导员必须要加强主题内容设计工作。通过坚持通俗易懂、结合实际生活,逐步指导、创新活动形式的原则,不断优化活动内容和结构,不断提高活动的实效性。首先,在通俗易懂方面,辅导员需要在选择主题时,不断加强对活动内容的研究。通过依据队员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水平,不断衔接活动与思政内容,从而减少队员实践活动的难度。其次,在结合实际生活方面,辅导员应充分挖掘生活素材,给队员设计更多和实际生活相关的活动主题,帮助队员在生活中实践德育,在德育中认知生活。再次,在逐步指导方面,辅导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队员,让队员依托学习和生活经验,找寻实践活动的方法。最后,在创新活动形式方面,辅导员应加强对活动形式的创新。通过及时处理队员活动的矛盾性问题,不断深化教育成果。
        例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都是《道德与法治》与少先队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道德与法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都可与少先队活动整合,可以整合为“道德文化”“家教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四个方面。例如:一年级《快乐过新年》,二年级《团团圆圆过中秋》,三年级《传统节日中的“家”》,四年级《我们当地的风俗》,五年级《中华民族一家亲》,这几个主题的学习就可以整合为“民俗文化”,很好地与少先队活动对接。


对教学资源的整合,避免了活动的重复开展,并且从课内理论知识的学习,到课外实践的体验,有利于学生增长见识,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建立多元的文化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六一儿童节汇演
        随着小学少先队活动的不断优化、创新,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要不断地提升。六一儿童节汇演是比较大型的活动,同时也是学生锻炼的好机会,毕竟一年才一次,所以一定要让同学们珍惜这个机会。六一儿童节汇演方面,4--6年级的学生负责具体的演出,并且提供的节目数量占比为70%,他们这个年龄段已经经过了很长的专业训练,很多学生的汇演节目都比较优良,因此可以作为主打节目。1--3年级的学生以集体汇演为主,让每一个同学都有上台的机会。4--6年级的学生选拔学生负责人,每5个节目拥有1个负责人,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在节目汇演的时间、汇演的方式、现场把控、排练管理等方面积极的体验,在活动的实践能力上进一步的提升。
        四、强化科研实践,加强少先队建设
        强化科研实践,加强少先队建设,是促进主题活动发展的有效手段。大多数学校没有做好少先队主题活动工作,主要是因为对少先队活动重视不足,辅导员执行工作不够细心,以及没有抓住课题教育宗旨造成的。基于此,学校必须要转变活动教育观念,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围绕课题教育宗旨,以小课题、小探究、小活动的方式,不断放大主题活动的教育效力,拓展少先队项目活动方向和内容,从而提高少先队员的精神面貌,促进少先队的队伍建设和工作机制创新。
        五、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评价相结合
        每个学期少先队“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可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评价相结合,根据《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奖章的获章标准,例如,二年级上册《我们在公共场所》这单元就结合“文明章”争章活动来展开教学,引导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不乱扔垃圾,保持公共卫生,遵守公共规则,懂礼让,伴随着课上的学习活动和课后的延伸活动,完成争章记录表,周一至周五老师评价,同学们自评、互评,周末请家长评价。一个月后,教师根据争章记录进行总评,确定获章人选,再进行颁章。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目标的达成在一节课中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有意识地与争章活动结合,注重学生的课后延伸与拓展,发挥同伴、家长的作用,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
        结束语
        在小学少先队建设过程中,应对小学少先队活动的可靠性、可行性进行创新,最大限度地引导小学生在活动的内心感受、内心体验上保持足够的丰富。为了提升少先队员的红色意识和德行水平,辅导员必须要给少先队员制定良好的活动方案,从而使少先队员能够依据主题内容,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沈豪英,刘向红.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策略[J].少先队研究,2020(05):52-54.
[2]秦文.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少先队活动,2019(04):34-35.
[3]吴晓媚.先锋中队基于创动感的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06):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