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语文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何艳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何艳
[导读]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丰富思想的主要平台,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影响教学的质量。任何课堂的教学方法都是为内容服务的,都是为了把教学内容快速、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并能让学生理解、掌握。比如讲解、讲述、讲演,再比如例题的分析、示范等,都有一定要实现的教学目的,也都服务于不同的教学内容,要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民族中学    何艳    655200

摘要: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丰富思想的主要平台,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影响教学的质量。任何课堂的教学方法都是为内容服务的,都是为了把教学内容快速、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并能让学生理解、掌握。比如讲解、讲述、讲演,再比如例题的分析、示范等,都有一定要实现的教学目的,也都服务于不同的教学内容,要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但是目前由于教学方式运用不当,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一直不太理想,影响整体语文教学的发展,也影响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鉴于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研究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切入点改变教学方式,就能刷新高中语文的教学现状。
关键词: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语文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引言
        在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新课标提出要注重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少教师为了满足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纷纷转变了自身的教学方式,但是有很多教师由于自身使用的教学方式不当,在教学中产生了许多的问题。高中语文的学习对于学生个人的核心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务必要重视语文的教学,不断创新自己的授课方式,最大化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本篇文章则针对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语文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对语文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进行分析。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解析
        相关报道指出,核心素养的核心是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他主要涵盖三个方面,自主发展、文化基础以及社会参与,且核心素养的六大要素是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改变,众多学者认为,核心素养是人们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社会以及全球化时代的需求,能够有效的解决教育教学中复杂问题,对一些不可预测的道德及能力进行统筹协调,具有其现实价值。从其核心素养内涵上看,核心素养比一般的素养有着显著的区别,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品格及能力。能够有效的凸显出国家的情怀和个人修养,并且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从核心素养本身价值而言,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具备的素养,也是一种社会公认的价值观的体现。从指标选取上来看,核心素养,既是语文学科的基础,也是推动语文学科整体发展的前提,是学生未来人生道路上的奠基石,也能够反映语文文化的整体特点。
        二、目前高中语文的教学现状
        高中是学习非常紧张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大多数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应试成绩,因此在教学中很容易忽略学生个人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的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哲理,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也能够为其终身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们打造一个优质的课堂教学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得到深刻的人生哲理。


但是在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依然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老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一时间对自己旧有的教学方式很难完全改变,再加上他们对于新课程教学的认识不够到位,因此在教学中依然会产生一些误区。
        三、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语文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3.1学习目的的转变,要学会知识与应付考试转变
        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也是为了学会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与学校过于注重升学率,学生慢慢转变成了考试的机器,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当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整体自主学习的能力普遍较低,学生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弃学的现象,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要从语文教学中开始渗透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防患于未然。要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以致用,有效创新,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行为与习惯,将语文学习习惯与行为有效的运用到生活当中,健全学生的人格,一个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格,他将有良好的核心素养。同样,如果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对他的一生,运用知识、学习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这种学习目的的转变,不仅仅能够为学生考试带来效益,而且能够改变学生的一生。
        3.2多样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中倡导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达成此类培养目标,语文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及方法,结合教学需求及学生需求,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提供环境[4]。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对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是教师的教育目标。为达成对学生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充分培养,教师可借鉴读写结合方式,在授课中通过学生对课文优美词汇及修辞手法的学习,及时以此为写作素材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为达成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授课中应当结合当节教学重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设计他们感兴趣,且不失教育意义的课堂提问,通过学生回答本身、以及对学生回答的点评修改等,逐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例如,在文言文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古文翻译能力,我会先让学生通读一段课文并进行文章翻译,通过学生的回答明确学生的翻译问题,再对学生进行问题纠正,该方式能同步对学生的语言组织力、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培养,是我在文言文教学中会经常使用的方法。
        结束语:
        总之,高中语文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的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语文的正确认识和有效学习,也关系着学生的前途和发展。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质量停滞不前的现状,研究原因,抓住变与不变的扩展性,改变认识,转变方式,使高中语文教学更加切合学生的需要,也更能促进学生发展,这样才能实现高中语文真正的教学意义,使学生在获取新知的同时,进一步得到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石立新.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语文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0(44):106-107.
[2]郑永利.高中语文教与学方式转变的实践探讨[J].新课程(下),2018(09):35.
[3]李家峰.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语文教与学方式的转变[J].华夏教师,2017(23):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