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化学实施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杨宁
[导读] 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进行单元教学对学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这篇文章首先对单元教学的研究背景进行介绍,随后分析了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的理论依据,并给出了进行单元设计教学的相关实践和反思。

杨宁    洛阳市第三中学  471002
【摘要】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进行单元教学对学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这篇文章首先对单元教学的研究背景进行介绍,随后分析了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的理论依据,并给出了进行单元设计教学的相关实践和反思。
【关键词】高中化学;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27-01

        通过单元教学法的实施,教师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使教学主题更加完整。同时通过单元教学法的应用,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促进教学活动更好的开展[1]。
        一、研究背景介绍
        (一)顺应教改的潮流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进行,其中明确指出,在化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作为老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更要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一定的指导。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知识与技能同在的新型人才,不断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符合模块学习的需要
        分模块教学是当前化学教学的主要模式,但各个模块之间彼此独立,这会让很多学生认为化学的知识点散乱,缺少一定的逻辑性,大大加大了他们的学习难度。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各个模块的功能,对教材进行深度的主挖掘,并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内容不断的拓展,并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
        二、进行单元设计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符合整体性的原则
        任何一个系统都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并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在这个整体中各个要素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相关的研究显示人体脑中的意识活动,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论意识的,总是交叉在一起,当人脑这两种意识活动整体比较和谐的时候,更有助于各项活动的开展。因此当学生效率低下的时候,这是由于他们没有把学习活动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课时作为教学单位,将教学内容分为章、节等各个部分,在教学的过程中更重视对知识点的突破,但是忽略了学生学习目标和各项学习任务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而单元教学法强调学生三维目标的全面性及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系统进行设计,能够促进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2]。
        (二)与建构理论思想相符合
        从建构理论的角度出发,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输者,更是学生建构的帮助者。学生不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输送的知识,而是对教师所发送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建构主义倡导教师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从而使他们能够形成。、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主动构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那么,学生就无法形成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进行叫单元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外界对其输送信息时,学生可以通过相互之间交流合作而对外作出反应,其中可以对信息进行意义建构,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一定的重组,因此,教师作为引导者。


要倡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三、进行单元设计教学的相关实践及反思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在进行单元设计的时候,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这些内容,例如,在学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这个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及其应用,通过做电池的实验使他们了解电池的原理。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过燃烧的能量转换等角度对化学电池原理进行了一些介绍。而且也科学的的角度对能量转换的各种原理进行了介绍,因此,在高中阶段进行这一模块内容的学习,实质是是对初中内容的一个提升,也为以后学习相关的化学反应打下了基础。对学生来说,知识的学习呈现出层层递进的趋势,因此,教师在进行单元设计教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做好内容的衔接工作[3]。
        (二)进行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
        以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这一单元为例,根据相关的课程标准,这个单元可分为三个课时,因此教学的总体思路如下,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关概念,随后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们意识到化学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对原电池的反应原理能够有初步认识并通过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们知道化学电源的相关应用。最后,通过原电池模型的变化,使学生意识到是电能和化学能是如何转换的,从而更好地理解原电池的原理。通过这三个模块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学生对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通过探究实验,也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使理论与实践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在单元教学后及时进行反思
        在单元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先对选修和必修的相关要求进行细致研究,并从课程标准及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例如在学习电化学这一单元内容的时候,课程标准是学生能够明白化学和电性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电极,反应方程式并没有做出要求。但是在大量的习题中有关于这一部分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对这些内容进行不断的补充。例如在学习电解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补出了关于溶液离子放电前后顺序的问题,并将碱工业等也迁移到此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符合课程标准的需要,同时也大大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认为学化学特别的难,从而使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在进行单元设计的时候,教师要注重知识的衔接性,可以从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出发,对各种化学原理进行揭示,也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出发,通过生成量能量的高低确定能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前后学习的内容进行衔接,也能使学生不断的进行复习[4]。
        结语
        进行单元设计教学,能够使学教师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对自己教学方式不断优化,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帮助学生全面成长。
        本文系洛阳市2021年度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教学设计研究》(LYKT2112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黄旭文.关于高中化学实施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高考,2020 (14):131.
[2]颜珏,沈理明.高中化学实施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以苏教版必修“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单元教学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4(02): 2-4.
[3]贾宏等.关于学生英语学习心理训练的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1):93—97
[4]陈益.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关键、核心和重点[J].化学教学,2011,(2):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