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袁爱华
[导读] 在农村地区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计划进行学习,然而教师未能对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粗心”问题加以深究,也未能及时为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打好基础。这样不仅消磨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勇于发问、勤于探索的精神;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也将成为学生今后学习的漏洞。基于相关问题,本文旨在对于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自己的看法。

袁爱华    广安区官盛镇化龙小学校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在农村地区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计划进行学习,然而教师未能对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粗心”问题加以深究,也未能及时为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打好基础。这样不仅消磨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勇于发问、勤于探索的精神;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也将成为学生今后学习的漏洞。基于相关问题,本文旨在对于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农村地区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17-01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旨在提高学生对于简单计算的熟练程度,以及加深学生对于规则图形的特点与简单性质的认识。因此,小学数学课程便要使学生具备基础的理性思维和一定程度的计算能力,可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而言,其理性思维的培养时间较短,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产生疑问,那么如何更好的解决农村地区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问,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面,对于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
        一、在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内涵
        何为问题意识?这就应当是学生在数学计算或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将对于计算技巧理解的盲点以及数学知识运用的难点反馈给教师,进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加以重视的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学生自身对于数学学习的学习方法也正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看似比较“马虎”的问题,这类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学生不细心和耐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对于计算理解上的漏洞。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这类问题耐心地帮助学生解决,否则这类问题将会遗留下来,将会影响到学生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只有让学生勇于提问,敢于面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让学生具备问题意识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问题难”的问题。
        二、在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1.鼓励学生开口问出问题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的主要发言者依旧是教师,学生在教师的紧密安排下进行学习,学生出现了理解上的漏洞,传统的观念通常是归咎于学生没有认真听讲,上课不注意等问题,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学生开口问问题的勇气,其实对于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而言,面对相同的课程内容出现不同程度的理解问题是很正常的现象,教师就应当鼓励学生勇于开口提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说出在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例如在《认识图形》这一节中,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于立方体的观察,画出在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立方体的平面图形。农村地区的学生由于对于事物的观察不细致,在观察时不耐心,从而无法准确的确定图形的形状,此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将从上方,下方,左侧等不同角度进行物体观察时,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在大家讨论问题的共性后,教师再进行讲解,通过让学生勇敢的说出问题进行讨论,将使得学生加深对于此类问题的印象,也培养了学生处理此类问题的意识。



        2.通过整理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例如进位出错、借位出错、甚至在计算过程中将数值写错等,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只能通过批评教育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保持细心与耐心,通过思想教育的方法,对于改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出现“小问题”的现象效果有限,教师则应当通过改变策略,让学生反复面对自己在计算过程中所犯下的错误,对于错误的计算方式加以整理,只有让学生勇于面对错误,对于错误加以整理,才能有助于学生改正问题与提高。
        例如《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学生将会反复的面对进位与借位的计算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通常会产生很多问题,如在29+6=35计算中,学生要先将29拆分为20与9,在通过6+9等于15之后,再将20与15相加得出结果,在计算过程中,由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并不严密,在进位与拆分的过程中就容易出错。因此,只有教师鼓励学生对于犯过的错误及时进行整理,对问题进行汇总整理,才会使学生加深对于所犯错误的印象。
        3.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
        想要让学生主动开口问问题,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一个更加亲近于学生的角色,而不是作为课堂上的掌控者。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到有趣的问题内容引导学生发问。
        例如在《分类与整理》这一节中,需要学生对于分类与整理有一定的认识,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游戏,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田地中用于种植多样蔬菜的土地进行划分,然后再对如何分的问题加以探究,只有教师通过更加丰富的问题引导,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培养问题意识。
        三、在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在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数学计算的实际含义,以及在计算过程中对于计算技巧的掌握经常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只有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向教师进行反馈,基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教师才能够对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以及对于学生在基本数学概念理解上存在的误区,有目标的加以重点讲解,进而提高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运用的效率。
        四、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不仅要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帮学生找出在知识理解中存在的问题,更要帮助学生能够有效准确的解决问题,因此,在新课程标准提倡树立学生问题意识,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创新的要求下,在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当前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一次改革尝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的事,而是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在日常学习中相互配合,才能摸索出一条适合广大师生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雷万鹏,汪传艳.农民工随迁子女小学数学阶段的合理性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2,(24):7-13.
[2]秦洁.小学数学培养问题意识的历程——基于文化资本的视角[J].基础教育,2009,(12):22-26.
[3]修路遥,高燕.对于加强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科学版),2011,(3):37-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