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传感器实验六步法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孙静思
[导读] 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丰富、新颖、有探究性的物理实验,不仅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验,还有利于学生物理观和实践观的形成,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和提升实验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中物理教学中传感器实验六步法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孙静思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陆安高级中学  516400
【摘要】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丰富、新颖、有探究性的物理实验,不仅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验,还有利于学生物理观和实践观的形成,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和提升实验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中物理教学中传感器实验六步法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传感器实验;六步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46-01

        引言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物理课程的开设和语数外相比课程量明显少的多,并且物理课程仅仅只局限于教室。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逐渐地提升学生物理实验操作的兴趣,尝试去转变传统的讲授模式,让物理实验课程变得丰富多彩。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把重心放在学生的需求上,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在物理实验课上自主地理解物理实验知识,发现实验相关的问题,并且尝试自主解决问题。
        一、兴趣导入,实验课题新颖、有吸引力
        高中物理属于基础性学科,理论性很强,如果教师在教学时照本宣科,难免会让学生有枯燥感、乏味感,会让学生产生理解上的困难、进入认识上的误区,影响和制约了物理教学质量。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通过设置新颖、有趣、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通过实验逐步引入物理教学的重点。同时,直观性的物理实验能将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帮助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点,也能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直观感知,降低他们的理解难度。
        二、逐级设置目标导向
        高中学生缺乏自我的认同性,对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来说,兴趣放在第一位,接下来就是设置恰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接下来自己要做什么。然而目前许多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时,习惯依葫芦画瓢,不清楚自己做实验的目的,另外教师将实验教学的重点放在实验操作的步骤与结论上,忽视了目标导向。一些学生一进实验室,就自己兴致勃勃地摆弄实验器材,等到教师具体讲授实验操作的时候就瞬间萎靡不振。每位同学都可以设置一个目标清单,每一步自己要做什么,达成什么样的一个目标成就。这样把枯燥的物理实验设置成一个一个的目标小游戏,降低操作难度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完成目标的满足感,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除了教师给学生设置目标导向,学生小组之间也可以相互设置,利用PK的形式,增强课堂活动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三、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拓宽物理知识面
        教师要重视起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物理实验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对教材知识进行验证和二次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加理解其中的物理含义,但是传统机械的知识传递就失去了物理实验的本来意义。长久下去,学生会对物理实验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更不用说在物理实验中汲取物理知识了。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网络资源日趋丰富,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好这些资源和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实验的兴趣。例如“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探究实验”,将导线缠绕在铁钉上作为自制螺线管,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不同位置,记录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也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探究的过程中,改变电流的方向再重复上述操作,探究电流和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播放视频,电流流向产生变化,小磁针的方向也发生了变化。学生会对生动形象的生活视频产生兴趣,从而调动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在物理课堂上发散自己的思维,产生想要一探究竟的愿望和意识。随后教师组织学生练习这一实验,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出结论。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最大程度上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学生想参与,教师的实验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和目标。
        四、结合生活情境
        物理就是靠物来说理,它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抽象出物理概念、物理模型等,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电的发现和使用使整个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这些自然生活场景都与物理电磁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虽然有串并联电路以及磁场的知识基础,但对电磁学知识的了理解不够深入,电磁感应现象更是一知半解。因此,教师应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让学生明白物理实验并不是一种理想化的实验,得出来的数据也不是课本上那么的完美,而是紧紧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带着兴趣和问题,利用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种的教学方式,使得物理的实验教学充满更多的可能性与趣味性,让学生作为主人公以第一视角体验生活情境,进行实验,不仅仅能够拓宽知识面,而且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其实是一门真实应用生活的科学。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结合高中物理教学特点进行教学,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实现新课改下高效教学的要求。合理利用信息时代下的网络资源拓宽教学渠道,同时结合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高中教师要合理应用这些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其今后的学习发展打好基础,推动高中物理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帅.DIS实验系统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2020 (17):4.
[2]周亚金.传感器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8 (12):121.
[3]张洪明,刘坤.传感器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J].理科考试研究,2016,23(05):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