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思路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杨书华
[导读] 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评价、欣赏、理解和感受的能力。写作则是学生使用语言文字交流和表达的重要工具,是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过程,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体现。基于此,以下对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思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杨书华   广西靖西市第六中学  广西  靖西  533800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评价、欣赏、理解和感受的能力。写作则是学生使用语言文字交流和表达的重要工具,是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过程,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体现。基于此,以下对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思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72-01

        引言
        阅读与写作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的环节,通过强化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阅读与写作处于相辅相成的关系,阅读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有助于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掌握和了解作者的创作手法,这对于提高其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优化课堂朗读,为写作做好准备
        在朗读教学中,学生可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基础。正如叶圣陶说过的:“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当前的语文教材中,有着较多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可以选择提升感兴趣的文章组织朗读训练。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深度体会作者中表达的情感,和作者产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在带着问题和情感朗读的过程中,关注文章的语言特征、表达模式、写作表达思路和风采格调,这样的朗读训练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有助推作用。如果学生的写作过程中,碰到了教材文章类似的话题,可以自然而然想到曾经朗读过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出自己的感受。可以组织学生朗读的文章多种多样,教师应培养学生分类归纳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分类并且收集课文素材,在朗读中把这些素材转化成自己的写作素材。比如,归纳“亲情类”文章,包括《回忆我的母亲》《小巷深处》等等,归纳“励志类”文章,包括《愚公移山》等,也可以归纳“哲理类”文章。学生在自己的写作笔记本中记录相关的范文材料,摘抄精彩的句子,这样可以在写作中举一反三。例如,对于亲情类主题写作,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和思考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在写作亲情类作文的时候,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思考和表达亲情,不会觉得无从下笔。



        二、通过阅读丰富写作素材
        从写作的角度来讲,主要指作者将内心真实的情感通过写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学生年龄所限制,他们缺少生活阅历,对于现实生活认识不足,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难以准确地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阅读成为学生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尤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丰富的阅读素材,不但包括传统名篇,而且还有符合现代发展的新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增强了语文教材的实用性。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要注重文章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语言的魅力,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增大词汇量与积累素材,培养学生谋篇布局与遣词造句的能力,为后续写作提供重要的保障基础。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主要采用了空间顺序手法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景物进行了有层次的描写,作者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进行了深层次描写,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这篇文章时,除了要讲述作者如何进行景物描写之外,还应当引导学生对这些描写景物的句子进行品味,并且要做好相应的摘抄工作,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景物描写素材。在保障当前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当注重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创作情感,如何将内心的情感通过景物描写而得到体现。学生只有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够将自身的情感通过写作得到完美的体现,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所在。鉴于此,语文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强化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增强学生的情感表现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合理筛选,情景模拟
        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合理筛选一些既能让学生进行阅读赏析有能够符合写作要求的一些教材课程。例如,《背影》这篇课文,这篇文章就很好地兼顾了阅读赏析和写作训练这两者的要求。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会发现文章中在描写父亲车站买橘子的画面中运用很多连续性的动词和短语,对于这样的场景刻画手法。老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动词和短语的运用来对语句进行赏析加深学生对文章中描写的场景和抒发的情感更好地感受与理解。学习后可以给学生布置利用文章中的这种写作手法即兴描写一段关于人物的写作任务。
        结束语
        阅读和写作,属于借鉴和创造的关系,通过有机结合阅读和写作教学,能有效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针对课内外的经典文章,教师应鼓励学生思考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比如,文章有什么语言风格特点、使用了什么写作技巧?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文章,在阅读之后形成自己的感悟。仅仅依靠思考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有意识使用自己学习到的技巧,在写作过程中主动使用相关写作方法,才能在应用中不断提升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吕海军.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思考[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7):66.
[2]廖承奇.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J].新课程,2020(06):132.
[3]张家芸.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J].考试周刊,2019(99):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