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儿童画的创作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王丹丹
[导读] 小学课程体系中美术学科是重点组成,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制定教学目标,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对于儿童画方面的引导,借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美术儿童画的创作教学这一课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下思考。

王丹丹    哈尔滨市呼兰区利民第二中学校  黑龙江  哈尔滨  150500
【摘要】小学课程体系中美术学科是重点组成,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制定教学目标,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对于儿童画方面的引导,借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美术儿童画的创作教学这一课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下思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儿童画;创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39-01

        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美育素养,同时要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发展特点,重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想象力。而儿童画的创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学生在观察儿童画作品的过程中,将充分讨论作品内容,在探讨中实现思维碰撞,潜移默化的增强了美术欣赏能力。
        一、鼓励学生融入并观察生活
        儿童画的创作过程中,离不开生活细节的观察,只有丰富的素材作为支撑,方可使得儿童画作品内容更为多元化,更具人性化色彩。教师在教学环节应当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并且学会观察生活细节,从而产生良好的感官体验,发现生活的独特美,利于学生感悟生活真谛,将更多油然而生的情感融于作品,凸显作品的个性化[1]。
        学生在观察生活并感悟生活的同时,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引导,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品创作,展现儿童画的特色。学生可以选择利用周末时间与父母一同参观博物馆,欣赏博物馆中的美术作品,感受著名美术画作的影响力,总结不同画家的绘画丰富与绘画习惯,将上述要素作为儿童画创作的关键点,在参与实践活动后学生可以对应的进行速写练习与绘画练习,首先通过模仿的方式掌握绘画技巧,拓展儿童画作品内容,使之更加生动化、灵活化[2]。
        二、重视情境创设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个性大多活泼好动,对于新奇事物具有一定的好奇心,那么,教师在儿童画创作教学环节,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成长规律,制定完善且适宜的教学方案,尽可能使教学方式为学生所接收,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意识到美术知识学习的趣味性,逐步提高绘画积极性,从而自觉接受教师的指导,带着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儿童画创作课堂中,提高儿童画作品创作效果。
        建议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明确教学思路,采用创新性的教学路径,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使学生全面参与到儿童画创作课堂中,在参与情境活动的同时发挥儿童画创作的趣味性,从而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学习兴趣,对于日后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将是良好的铺垫。
        情境创设教学法在儿童画创作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通过故事导入这一手段,通过绘声绘色的故事阐述,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而后带着故事去学习相关的儿童画创作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使学生顺着故事情节去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自主创作的方式,绘制具有人性化气息的儿童画,体现绘画作品的集成性[3]。



譬如,在教授自然景观儿童画创作时,教师就可事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在课堂开始环节为学生播放《采蘑菇的小姑娘》音乐,受欢快音乐作品的影响,学生将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不断拓展创作空间,吸纳更多丰富的元素,促使儿童画作品创作更具吸引力。比如,学生在儿童画创作过程中,将欢快的乐曲内化为情感元素,而后将其渗透在作品中,作品中有春雨的滋润,也有美丽可爱的小姑娘,还有鸟儿在天空自由的飞翔等,这些元素的使用,都将使得儿童画作品更能打动人心,大大提高了小学美术儿童画创作效果。
        三、筛选并优化作品内容
        小学美术儿童画创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优化作品内容、拓展教学路径,使得教学方案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内容选择的过程中,需要理清命题画与自由画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后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等,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意识到儿童画的创作要有足够的想象力作为动力支持。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认知力仍需进一步提升,且社会经验明显不足,但是,他们却有着较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应给予充分指导,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儿童画创作课堂[4]。在此基础上,则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致观察,做好儿童画创作的细节处理,使得作品内容更具人性化气息,给人以温暖、和谐的感受。此外,在内容的选择与命题设置环节,教师则要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筛选并优化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乐于想象并善于想象,对于科幻画创作与故事画创作具有一定的兴趣,此时,教师应设定相关的命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想象,在想象中完成作品创作,同时提高作品创作效果。
        四、做好教育启发工作
        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想象空间较为广阔,同时,在面对枯燥的绘画技巧时又显得耐心不足。因此,教师应基于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其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间,调动其学习兴趣,通过有效的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逐步意识到儿童画创作的趣味性,进而愿意自觉接受教师的指导,全身心的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习效率[5]。
如,教师事先设定了儿童画绘画主题为热闹的新年,以此命题为启发,教师可以针对性的提问“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教师过年都有哪些标志性的物件?”此时同学们将会你一言我一语“过年贴对联、贴福字、挂彩灯、看春节联欢晚会、放鞭炮……”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将会自觉参与到主题为热闹的新年的儿童画课堂中,而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这些典型元素的结合方式,尽可能做好彰显主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产生良好的感官体验,这样即是一副成功的儿童画作品。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也相应提高了学习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美术儿童画创作教学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可引起相关小学美术教师的关注,提高对于儿童画作品创作方面的指导,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倩倩.论小学美术儿童画的创作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 2019,15(12):15,17.
[2]宋伟东.浅论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儿童画创作[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 2019,26(7):230.
[3]潘婷.小学美术儿童画教学方法探析[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 19(4):249.
[4]李盟.小学美术儿童画的创作教学对策分析[J].新课程•上旬,2019,14 (4):59.
[5]张微.论小学美术儿童画的创作教学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8,24 (1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