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措施 谢芳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谢芳
[导读] 应用题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数学教学的难点,即便小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有着充足的了解,但是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仍然受多种因素影响,限制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无法提高学生习题解答的兴趣。本文主要分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措施

谢芳     祁阳市陶铸中学小学部  426100
【摘要】应用题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数学教学的难点,即便小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有着充足的了解,但是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仍然受多种因素影响,限制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无法提高学生习题解答的兴趣。本文主要分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解答能力;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34-01

        引言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学习中,应用题往往是学生感到最头疼的问题。应用题主要分为数学应用和实际应用两大类,分别考查学生对数学数量关系和数学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掌握程度。由于应用题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因此一直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和教师的教学重点。而应用题教学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当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
        数学应用题本就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他们在理解题干时经常会出现思维混乱、思路阻塞等情况,这些情况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十分正常的。而教师在应用题的讲解过程中往往容易将语言模式化,没有使用通俗的语言为学生讲解,进而导致学生的思维难以被教师调动起来。如果教师的语言加入一些趣味性,学生的心情愉悦,头脑也会变得更加清醒,理解起应用题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二)学生过分追求格式化解题过程
        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多种多样,往往题目是单一的,但是解题方法却有很多。可是在今天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更加重视自己的数学成绩,他们放弃了钻研更多的应用题解题方法,转而追求将参考书或答案中格式化的解题方法背诵下来。长此以往,学生面对其他种类的应用题时,将会很难突破固有的解题模式,他们的思维失去了活性,很难将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解答问题,在众多解题方法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问题过于单一
        每个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一定的差距,若学生无法高效将问题解答,则会导致学习难度过大,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需要合理地安排习题,不断优化习题模式,促使学生可以高效将问题解答,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但是,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过于注重简单问题的练习,相同题型的习题较多,导致数学应用题过于单一,学生长时间解答同一种类型习题时,会出现烦躁的现象,而且没有新鲜感的习题会限制小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兴趣。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
        (一)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
        在小学高年级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由于需要涉及的计算与应用题相对较多,为了能够促进小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确保学生可以正确解答数学应用题,教师应该加强对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视,这样有利于优化各个环节教学,促使小学生高效将数学问题解答。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开展数学教学时,需要事先让学生充分理解基础知识,并且需要将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细致的讲解,确保学生可以有效掌握,灵活地将基础知识应用到数学问题解答当中。例如,在引导学生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事先引导学生对四边形有着充分的了解,从而对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深入地认识,掌握单位换算知识,只有学生深刻地理解基础知识,才能够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所以说,由于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要想提高小学生应用题计算能力,强化对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视,从而优化各个环节教学,促进小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需要不断提升和锻炼自身的情感表达、认知能力、态度等各方面的技能,心理学研究表明,自觉主动性地参与式教学方法更加适合学生,因此,应当采用多样性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转化为内在的动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做应用题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把应用题的难点给学生讲解出来,并采取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应用题应该怎么做,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并且富有趣味性的讲解方法,更加深受学生的欢迎,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会质疑问难,促进学生自主反思
        在学习的过程中,反思是对于最终结论的进一步升华和一种锻炼,也是创造性学习和主动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由于难度较大,经常会存在一些认知的偏差,这就会阻碍学生数学能力进一步地发展,如何更好地克服认知偏差,也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反思,教师必须巧妙地设置一些陷阱,因为成功的体验会经常被淡忘,而出现一些错误的时候,就会让学生难以忘记,尤其是学生常出现的错误,在老师的反复强调和讲解后还无法改正时,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陷阱的设置,让学生进入到错误的境地,然后反思、吸取错误的经验和教训,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知识,加强知识的巩固。
        结束语
        总之,要想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教师应该从讲课的风格出发,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将题目联系生活,以求打开学生的思维。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审题开始,摸清题干,弄清问题,以此为基础找出对应的方法,最后再进行验算,保证解题的正确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引导固然重要,但是重点还是让学生自己意识到正确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霞.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对策[J].新课程•上旬,2017(8):200.
[2]罗林恒.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措施研究[J].速读旬刊,2017(5):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