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幼儿园美术活动与绘本的优化整合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沈冰冰
[导读] 在幼儿的核心领域体系中,艺术素养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注重从美学视角下,注重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帮助幼儿全面发展。而在幼儿的艺术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对幼儿绘本的选择和运用,将有效地帮助幼儿形成基础的美学素养,对于幼儿的审美情绪提升,特别是为幼儿日后艺术领域上的发展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沈冰冰    福建省龙岩市儿童保育院  364000
【摘要】在幼儿的核心领域体系中,艺术素养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注重从美学视角下,注重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帮助幼儿全面发展。而在幼儿的艺术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对幼儿绘本的选择和运用,将有效地帮助幼儿形成基础的美学素养,对于幼儿的审美情绪提升,特别是为幼儿日后艺术领域上的发展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绘本;优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57-01

        引言
        老师在引导幼儿参与美术活动时,应尽可能地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艺术形式和作品,给予幼儿更多欣赏、感受的机会。绘本作为幼儿最喜爱的读物之一,其艺术表现形式多样,蕴含着丰富的绘画技巧和美育资源。把绘本资源应用于幼儿园绘画活动,既能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又能提高幼儿的表现力与创造力。基于发挥绘本优势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这一课题,文章探讨绘本在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1美术活动与绘本优化整合的优势
        相对于其他的书籍来说,绘本拥有更强的趣味性,其不仅有有趣的故事,还拥有各式各样的图画。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各式各样的绘本,激起幼儿的绘画热情。绘本可以降低幼儿的学习和理解难度,还能实现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因而教师要从绘本的角度创设美术活动,使幼儿始终能够对美术活动充满期待感和新鲜感,为其日后的学习和成长做好充足的准备。
        2美术活动与绘本优化整合的方法
        2.1运用绘本故事设计连环画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教师就可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绘本,引导幼儿创作连环画,使其在有趣的故事下进行多样化的美术创作。
        例如,教师可在美术活动中加入《三只小猪盖房子》的绘本故事,运用有趣的故事鼓励幼儿进行美术创作。幼儿需要认真阅读绘本中的内容,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作连环画。连环画的创作可以实现幼儿创作效率的稳步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将幼儿分为不同的小组,引导幼儿在小组中合理分配任务,根据不同的故事片段绘制部分画作,之后将全体成员绘制的片段组合起来,构成一套完整的连环画。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切实提高幼儿的创作效率,还能增进幼儿的沟通,激起其创作热情,使其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利用生动的方式讲述绘本内容,锁定幼儿的目光,带领幼儿融入故事中,开发幼儿的创作思维,使其感受到美术活动与绘本的趣味性。



        2.2巧用绘本创设游戏情境
        喜欢玩游戏是幼儿重要的心理特征。在游戏中,幼儿容易投入情感,其思维也更加活跃。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巧妙运用绘本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把绘画活动的知识点安排在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玩耍、观察、想象和表现。例如,在认识相似色的活动中,教师选择《艾玛捉迷藏》这本与相似色有关的绘本创设游戏情境。该绘本画面形象丰富、色彩饱满,能满足幼儿对色彩的审美需求。故事中的主角艾玛拥有与环境相似的“保护色”,根据“保护色”,教师可以提炼出相似色这一知识点,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并选择相似色,运用绘画的方式帮助艾玛的朋友在相似色的环境中“躲起来”。教师通过帮助幼儿建立对世界奇妙色彩的审美感知,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认识并运用相似色。在活动中,教师以“捉迷藏”的游戏情境贯穿始终,既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兴趣,又满足了幼儿以角色身份参与活动的愿望。
        2.3活动引导,角色体验
        当前很多幼儿园在进行绘本与美术素养结合教学的过程当中,幼儿角色的体验不足,没有办法引发幼儿对于绘本的作品产生艺术审美共鸣。在幼儿园进行绘本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幼儿园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作用,特别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交流互动性比较差,要幼儿了解的美术特征也相对缺乏吸引力,因此幼儿实际上没有真正理解绘本所带来的美学价值,更不可能通过绘本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这也是大部分的幼儿园在开展绘本教学的过程当中出现一些教学理念错位的原因,大部分的绘本教学还是幼儿园教师的独角戏,没有让幼儿真正的互动。因此,在这样的一种被动的美学教学模式下,幼儿园绘本教学实际上要进行转变,形成一种交流互动的模式,要摒弃传统幼儿教学中接受被动性指导的方式,让幼儿体验其中,这样才能够让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例如,在绘本《小蓝和小黄》教学过程中,一般的幼儿园教师主要是把握这本绘本在色彩认知方面的教学价值,对于这两种不同的颜色在混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则很少进行探讨。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多维整合的思维,在绘本教学与艺术素养培养的共同推进过程中,要加强幼儿对色彩的认知,同时也可以让幼儿动手把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根据绘本里面所介绍的不同的颜色在混合之后会出现新的颜色,幼儿可以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逐渐探索颜色的神奇之处,从而为幼儿的艺术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结束语
        优秀的绘本蕴含着无穷的魅力,能够为幼儿展示一个奇妙的世界。绘本丰富的美术资源为幼儿的绘画表现架起一座新桥梁,为幼儿的绘画创作打开新的思路。在幼儿园绘画活动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绘本的艺术价值,将其转化成活动资源,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汲取绘本的创作精华,在潜移默化中积累绘画经验、丰富审美感知,从而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汤凌雁.略谈幼儿园绘本与美术活动的整合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 2020(20):46.
[2]朱婷婷.创意绘画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开展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57.
[3]高秦.幼儿园音乐绘本的设计与使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