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辅写、以写促读——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张兵
[导读] 近几年来,在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下,在高中生的作文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素材引用不当,无法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等等,反应了当今高中生语文素养较低的现状。正确掌握好阅读与写作,且以读辅写,以写促读,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主要途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教育家叶圣陶的话正阐明了读与写的促进关系。本篇在把握读与写的联系下,进一步提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读辅写,以写促读的方法。

张兵     重庆市潼南实验中学校  402660
【摘要】近几年来,在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下,在高中生的作文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素材引用不当,无法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等等,反应了当今高中生语文素养较低的现状。正确掌握好阅读与写作,且以读辅写,以写促读,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主要途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教育家叶圣陶的话正阐明了读与写的促进关系。本篇在把握读与写的联系下,进一步提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读辅写,以写促读的方法。
【关键词】以读辅写;以写促读;高中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56-01

        1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1.1阅读奠定了写作的基础
        大量的阅读不仅能够打开学生的眼界,而且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整体写作能力。素材情感表达的传播体,素材丰富的文章往往是有效的、有亮点的、生动的,自古以来,语文的教学就以读和写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不是没有其道理。正如诗人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的书多了,写诗也信手拈来。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可以体会不同作者的人生经历,感受人间冷暖,在文字中获取对自己写作有用的部分。
        1.2写作使阅读进一步深化
        为达成某一特定主题写作要求,学生需要借助相关的材料来进行写作。这种需要就促使学生主动去阅读和研究素材,在对素材的深入解读和总结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得提升了阅读的深度。写作对阅读的深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在理解素材的基础上,再深层面理解文章的深意和作者的情感表达。另外,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对素材进一步整合重组,这就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要求:正确把握文章结构,深入挖掘文章内涵。写作很好得避免了学生浅阅读的不良习惯。
        教师在提升学生写作素养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加强自身教学素养。教师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不能止步不前,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阅读和写作素养,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写作。第二,在学生运用素材时,教师要鉴别学生选择的材料是否适当和深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传授给学生合适的阅读和写作技巧,且对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对其灵活运用。第三,教师要秉持读与写并重的观念,两者的教学都要重视,两者都是为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服务。
        2以写促读、以读辅写的策略
        2.1以写促读的策略
        阅读和写作是相得益彰、相互作用的关系。


笼统地说,阅读对写作的推动力量是不言而喻的,学生的长时间阅读,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阅读经历和写作材料;还可以学习不同的写作技巧以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并且写作对阅读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所以,老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期间,也要正确指导学生把握好读写之间的关系。从细节方面分析,教师可以使用既定主体的写作方式让学生可以独立地收集相关的写作素材;或者教师可以选择指定作品进行阅读的方式,促使学生进行细读,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段落语法结构,归纳写作方法和文章主体,从不同方面去了解一篇文章。
        2.2写主读辅的策略
        第一,积极阅读、积攒素材。阅读是一项考验个人自主性的活动,必须要学生用于学习兴趣和自主的习惯,源于个人的内在需求,才可以把阅读作为一种快乐的经历,从而集中注意力,深入探索研究。就高中说来讲老师应该要激励劝导学生积极阅读,把自身的空闲时间有效运用,做到“好读书,读好书”。与此同时,阅读也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生命不息,阅读不止”。因此,学生应该从小发展自身的阅读习惯,坚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精神。最重要的是,阅读不仅是一个识文谈字的过程,其中含义更应该让我们去深究。学生发展阅读习惯可以读写合一,强化自身记忆力,积累有用的素材,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写作素材,还可以躲避灵感缺乏的情况。
        第二,善于解析、甄选素材。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好,所以,在进行阅读期间,不能只滞留在阅读素材摘抄的表面。通过长时间的阅读,学生是可以丰富自身的素材,但是一定要了解素材的价值大小,认真选择自身需要的素材。由此来看,高中生应该要提高自身的阅读素材分辨能力,做到精益求精,不断深入了解。
        例如:老师为学生提供了“遭受挫折、不言弃、不屈服、永远保持着坚定的信念”的主题要求学生进行写作。一位学生经过考虑,联想到了以下自己所积累的素材:项羽三顾茅庐;韩信胯下之辱和霍金、爱迪生等名人事例。但是一篇优秀的文章不是靠素材积累起来的,素材的单纯罗列不仅会打乱文章结构,还会使文章主题缺失。所以,学生在决定作文主题后一定要深入了解文章所需素材,甄选出所列故事中与文章主题相统一的观点,做到精益求精。这便是一篇优秀作文的主要。
        结语
        总而言之,阅读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写作可以完整的展现出学生的语文能力,二者相互作用。老师一定要有效的指引学生正确的了解二者的关系作用;并且把教学模式和读写紧密相连,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水平。所以在语文教学教育中,搭建出语文教学和读写的桥梁、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必不可缺的。
参考文献
[1]何艳秋.读写互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0(7):0135-0135.
[2]洪庚林.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J].科教导刊, 2020(20):161-162.
[3]谢祥芬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J].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3(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