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黄海滨
[导读] 体育课程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更好地开展体育课程,体育教师应积极对小学体育课堂的现存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科学性的改革实践措施,以确保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关于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

黄海滨    祁阳市羊角塘镇中心小学  426100
【摘要】体育课程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更好地开展体育课程,体育教师应积极对小学体育课堂的现存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科学性的改革实践措施,以确保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关于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52-01

        引言
        对于学生而言,体育教学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身体能力。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成为了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任务。提升体育课堂效率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身体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并改善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成为了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讨论的话题。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体育课缺乏实践性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是一门充满开放性以及实践性的教学课程,但是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理论知识的讲解却占领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只能够学习到一些枯燥、乏味的体育理论知识,很少能够参与到体育项目中,使体育教学缺乏效率,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身体各方面能力的目标,最终导致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的缺失。
        (二)教学器材不完备
        教学器材、教学场地等教学资源不完善的状况,存在于当前部分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状况,主要还是由于经费投资上的不足。在现阶段小学教育中,又是会出现将体育教学经费转移到别的项目上的情况,体育教学的发展从根本上受到了限制,部分学校甚至还缺乏篮球以及足球场地,学生体育运动的发展空间,使体育教学成为了单纯的理论教学,这样的体育教学显然是无效且毫无意义的,所以,要想有效地发展体育教学,解决教学场地、教学器材不完善的问题是关键。
        二、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实施个体分层教学,尊重差异激学趣
        每个小学生都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他们在运动基础、身体素质、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体育潜能等方面都各具特色。所以,教师不应只简单地照搬过时的教学方式,以统一的标准对待学生,组织教学,而要密切联系他们的实际知识、能力和水平,进行科学合理分组,实施体育分层教学,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实施个体分层教学,教师必须全面把握全体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状态,做好科学分组,将各类层次的学生和谐地组合成学习小组。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分发问卷调查表的方法,收集学生们的体育爱好、兴趣、特长、能力等丰富信息,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做好科学的分组;并且,教师还要深入学生之中,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掌握他们切实的学习需求,激起他们踊跃参与体育运动训练的兴趣,有效免除学生们形成“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才把我分到这个组;老师是不是认为我的体育素质弱,才把我分到了最不好的小组……”等消极的观念。
        (二)提前设计科学完善的教学方案
        完善的教学方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础,对教师发挥教育指导的作用具有积极的影响。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加强备课工作,结合教学内容提前设计科学的训练方案,通过教学方案明确教学应当达到的效果及完成的任务,根据教学方案有序地展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以此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与指导。这样,有利于教师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例如,在教学《基本体操》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广播操的基本动作、教学方法等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方案中明确“帮助学生了解体操的动作、姿势,提升学生的肢体协调性”等教学目标,突出“体育课堂常规教学活动、准备活动、体操的各节动作要领与训练方法”等内容。在“体操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在教案中画出学生站位的基本图示、制订学生认真听讲、集体练习、分组练习的具体内容,指出如何开展体操游戏,以此完善体操教学的具体方案。
        (三)要强化学生本身对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
        在提升学生重视程度的过程当中,小学体育教师切忌采取理论化、灌输化的说教方式,以免适得其反,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和烦躁情绪。而是要通过灵活、生动的教育方式,驱动学生的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潜移默化地将体育课程重要性渗透到学生心中。例如,体育教师可采取案例分析的方式,带领学生观察不同体育基础影响下不同人的身高、体态、面貌,并引入身体成长、骨骼发育、新陈代谢水平等健康知识。由此,学生便会了解到体育运动的益处,进而更加认真、积极地对待体育课程。再如,体育教师还可充分应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播放出《体育人间》《带你前行》《冰雪绽放》等优秀体育纪录片,从而在发挥张怡宁、李妮娜、王蒙等体育明星榜样作用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乐观向上、积极拼搏的体育精神,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情绪与活动参与热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体育教师与学生家长进行定期沟通,使双方全面了解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行为状态与学习效果,从而在及时发现、纠正学生负面问题的同时,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协调进行与优化调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而言,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将会对体育教学质量以及效率产生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郑爱.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策略探究[J].青少年体育,2019(1):103—104.
[2]黄艳梅.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策略[J].科学咨询,2018(46):2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