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李艳茹
[导读] 小学班主任探究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是希望借助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将学生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班集体中收获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伙伴,共同为班集体的建设贡献力量。学生在有效的班级管理下,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尽快适应班级生活。

李艳茹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尧山镇上王九年制学校  715500
【摘要】小学班主任探究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是希望借助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将学生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班集体中收获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伙伴,共同为班集体的建设贡献力量。学生在有效的班级管理下,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尽快适应班级生活。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49-01

        引言
        学校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的,所以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班级的领头人,班主任承担着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以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的管理工作。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承担起管理责任,分析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创新管理思路,找到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小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小学生在班集体中,会因为心理因素和性格特点等,具有不同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加大了班主任管理学生的难度,需要班主任合理调控,仔细分析学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科学培育。部分学生在班集体中,缺乏与他人交往的热情和经验,不懂得尊重他人,导致交际活动的范围十分狭窄,不利于长远发展;部分学生面对班集体活动的时候,会下意识地选择逃避,或是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出彩之处,参加班集体活动也是做无用功。这些错误思想的存在,影响了学生在班级中的表现,部分学生在班集体中,存在不好的习惯,不能适应班集体;还有部分学生无法准确定位自己,难以树立成长的自信。除此之外,班干部在管理其他学生的方面也不是尽善尽美,而是存在瑕疵,需要班主任的引导。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开展多样活动,提升班级凝聚力
        班级管理目标的落实、班级良好环境氛围的建立、班级凝聚力的提升是需要班主任积极组织多样化的活动来实现的,只有让学生参与活动,共同将班级管理当作自己分内的事情,才能有效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与实施。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班主任应当遵循以下几点要求:其一,主题突出。班级管理活动要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在一个主题下深挖其内涵,引导学生深入、全面地体会和感受,促进学生更好的认知。其二,形式多样。多样化的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新鲜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利于活动较好地开展和实施。
        教师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了解学生最近的苦恼,然后综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来确定学生的性格特点,设计不同的沟通方式。


例如,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利用纸条、信箱留言等方式来收集学生的“想法”,增加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感;对于性格活泼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采用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来沟通;必要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联系学生的家长,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制订计划,让学生尽快适应班集体活动。
        (二)创建师生的平等关系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班主任一直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学生要无条件地服从班主任的命令,而这样的管理方法会严重影响到德育的良好开展。班主任和其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的。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形成了较为强烈的自尊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如果忽略了小学生的自尊心,则很有可能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因此,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当学生犯错误时,要耐心地进行引导和分析,而不是高高在上地一味指责、批评。教师以温和、平等的方式教育学生,不仅能让学生很快意识到自身所犯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还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心,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
        (三)加强对班干部的教育管理
        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班干部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起着连接的作用。班干部能够将班主任的想法传达给学生,能够将学生的想法传递给班主任,做两者之间的交流使者。由此,小学班主任探究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时,要懂得加强对班干部的教育管理,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但是,部分班干部在管理学生的时候,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迷失在了“权力”中,阻碍了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这就需要班主任重视起来,认真分析班干部存在的问题,加强对班干部的思想教育。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班干部进行反思,让班干部对自己近期管理的事务做一个总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班主任也可以组织班干部围绕班级管理进行讨论,说一说自己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难题或是发现的小窍门,以此来促进班干部的融合,使其形成彼此监督、互相帮助的管理机制。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组织班干部学习科学的管理知识,让班干部科学处理学生纠纷,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四)家校共育体系,促进健康成长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会发现,有些学生的问题反反复复,难以纠正,或者是在学校已经养成了好习惯,但是假期回来后又反复出现。这是因为班主任没有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家长在家难以正确引导孩子。因此,小学班主任要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协调好学生的管理问题,建立严密的家校共育体系,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如在笔者班级中,有一位学生拖延症非常严重,经常不及时交作业。面对这一问题,笔者与学生家长进行了良好沟通,与家长共同制定了计划方案,帮助这位学生改正了这一坏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是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小学生非常容易受到各种影响而形成不正确的思想,这需要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的阶段特点,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为小学生创建良好的班级氛围,帮助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定壮.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7).
[2]张永胜.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11).
[3]何君霞.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文学教育(下),2020(8):128—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