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德育上的工作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金爱玲
[导读] 小学班主任是学校德育骨干,班级的组织指导都需要班主任完成,通过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小学阶段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交往非常密切,班主任同时肩负着专业教学与班级管理的使命,对学生品德形成与心理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特别是班主任的言行举止都可能在学生内心留下深刻烙印。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处于道德发展的前习俗水平,他们对行为与思想好坏的认知需要通过外部刺激获得,班主任的权威将会对德育教育产生直接影

金爱玲    吉林省延吉市公园小学校  吉林  延吉  133000
【摘要】小学班主任是学校德育骨干,班级的组织指导都需要班主任完成,通过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小学阶段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交往非常密切,班主任同时肩负着专业教学与班级管理的使命,对学生品德形成与心理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特别是班主任的言行举止都可能在学生内心留下深刻烙印。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处于道德发展的前习俗水平,他们对行为与思想好坏的认知需要通过外部刺激获得,班主任的权威将会对德育教育产生直接影响。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工作;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017-01

        引言
        我国现阶段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阶段作为学生的知识的启蒙时期,在我国教育阶段中,小学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核心素养培养有积极意义。班主任应当着重教学内容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对德育教育教学模式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基于德育知识的良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改善学生行为与语言习惯。
        一、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德育教学工作开展实施的整个过程期间内,教师和学生作为两大关键参与主体,彼此之间得以构建和谐友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不光能够营造健康良好的教学环境,加快德育教学工作的速度,而且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德育学习积极主动性,能够较好的强化提升德育教学质量。为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主要应当采取的措施为:第一,班主任应当明确知悉自身在教学活动之中的教学引导价值,尊重德育教学工作之中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充分有效发挥,尊重学生的观念想法及态度,基于良好的师生互动性交流沟通,营造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的交流想法很大程度上会对和谐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成效产生影响。第二,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开展实施的整个过程期间,尚且处于心智发育不成熟的学生,往往欠缺相应的交流沟通能力,为更好地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学班主任应当更为积极主动地进行师生交流互动活动,基于事前的德育教学设计、事中的有效引导等,激发班级学生德育教学期间的交流沟通欲望,尤其是调动班级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更为积极主动地发问,并基于一问一答形式,较好地开展师生交流互动。
        二、班主任要对学生有更多的关心
        小学生由于认知能力较低,缺乏人生阅历,使得小学生在心理承受的能力上都比较差,家庭教育的缺失可能导致学生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所以,班主任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问题,加以关怀。


班主任在对班级教学管理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调节负面情绪,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学生的“知心大姐姐”从而帮助学生解开心结,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人手,了解相关因素,利用家访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以及思维模式。班主任需要定期的与学生进行单独对话,在对话中对学生的近况有所了解,从而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在班级中,会有家庭较为特殊的学生,班主任就要适当给予这样的学生一定的帮助,对其更加重视。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就要对学生的经历与行为进行剖析,运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协助学生正向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在学生犯错时,班主任不能太过直接地表达不满,要注意态度与措辞,注意批评的方法,在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的同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教师不能按照的严格的标准来束缚学生,难免会犯错,不能让学生产生距离感,让其感受到压力与负面情绪,产生阴影。教师让学生明白行为的对错,明辨是非,才能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德育教育教学水平。
        三、实行家校德育合作模式,促进进步
        为了保证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顺利,班主任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和配合。家校合作的德育管理模式会更好的带领学生进步,因为学生在学校之间德育教育是接受班主任的引导和帮助。家庭如果没有相应的教育主体引导,那么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失去平衡。所以家庭教育开展之中,以完善的德育工作开展为出发点。班主任就可以为家长提供德育教育的规划和相应引领,不断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德育工作模式下,也能够让学生在家庭中接受德育的洗礼。比如,班主任可以和家长进行在线沟通,针对孩子在家中的德育行为进行相应分析和探讨。孩子的自身德育知识学习是比较关键的,班主任发挥出的引领价值和家长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家长能够寻求班主任的帮助,然后班主任为家庭开展德育教育做出自己的引导和帮助。比如,班主任能够让家长认识到自身良好行为和道德品质对孩子说产生的影响。家长能够树立正确的理念,带领孩子进步。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够注意自己的言行。通过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去感染学生。这样,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有效的密切融合,让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之中,为带领小学生进步做好准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环境的不断变化,小学教师的德育模式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小学教师应深入认识和正视当前德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对策,切实提高德育模式的水平和质量。小学教师应该坚持道德教育的行为,借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拓宽德育的方法。由于引导家长积极参与,从而提高现代化的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思想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亚东.通过德育优化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相关思考[J].家长,2020(23):32+34.
[2]郭双凤.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研究[J].科普童话,2019(34):181.
[3]芮莉.探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的渗透[J].新课程(综合版),2018(07):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