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 杨亚琴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杨亚琴
[导读]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的教育教学成为当今教学的重点。初中美术作为初中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智力以及美德的重要途径。然而想要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和优势以及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这就需要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学习美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杨亚琴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平班镇初级中学  533403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的教育教学成为当今教学的重点。初中美术作为初中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智力以及美德的重要途径。然而想要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和优势以及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这就需要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学习美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美术;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89-01

        引言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先建立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才能够进一步开展美术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对美术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上农村学校美术教学条件、方式方法相对落后,让很多初中生逐渐对美术学科失去了兴趣,这样既不利于美术教学的有效开展,也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著名教育家曾经说过:“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美术源自生活,生活中涉及到的美术元素随处可见。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的内容是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美术展开的升华,这样表现出来的内容是静态的,对于学生而言,可能无法吸引其自身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时,应当通过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方式,结合所学内容进行讲解,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进行《多变的色彩》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生活中寻找色彩,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自身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色彩元素,进而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十分丰富的色彩元素。之后教师再让学生针对色彩进行搭配,提出自身的观点,感受到不同的色彩搭配带来的不同感觉,进而感受到色彩的魅力和特点。之后教师再针对教材展开相关内容的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其中多媒体教学就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可以运用网络收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一系列美术作品,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通过这样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发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想要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这就需要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而创作灵感的激发除了在课堂上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比如到周围的公园踏青、写生等,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激发创作灵感和创作兴趣。
        例如,在开展初中美术“梅竹言志”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和梅花还有竹子相关的视频欣赏,激发学生灵感,此时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学生的创作灵感就会得到有效的激发,当学生的创作灵感得到激发之后就会产生浓厚的绘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再如在开展“画故事”这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教学。在班级内开展游戏,然后让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故事的情节和当时的画面等,从而使学生画出在班级内开展游戏的故事,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绘画兴趣。
        三、愉快教学法贯穿于整个美术教学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新途径的探索对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高效实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把愉快教学法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受到感染,更加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完整地构建属于自己的美术知识体系。
        比如,在学习初中美术课程《民俗文化》时,为了帮助学生可以借助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文化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就要帮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活动,在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中高效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为了让学习的氛围更加浓厚,教师要借助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为学生展示民俗文化的奥秘,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迸发绘画的灵感,梳理归纳绘画的素材。在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优势。而且,为了让学生能静下心来完成创作,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轻音乐帮助学生沉淀情感、酝酿情绪。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则要在教室内来回走动,观察学生的绘画情况,并注重个性化的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启发,在绘画练习中融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更好地突出美术教学开放性的特点。而且,对于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也要进行及时的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美术课程的信心,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热情,确保学生在更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更多新知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各个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前提,但是兴趣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能够认识到兴趣培养的重要性,要能够掌握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借助农村地区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包凤佴.谈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才智,2020 (15):176.
[2]袁峰.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04):150-151.
[3]王冬梅.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7):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