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 王春惠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王春惠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突破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原有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一教学方式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热情。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王春惠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乐居镇中河小学  657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突破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原有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一教学方式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热情。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01-01

        引言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了解生活的过程,数学与我们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多与数学相关联的事物,比如人们在逛超市时通过数字来了解蔬菜的价格,通过日历上的数字来规划自己的时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设计创新,生活化教学手段有效地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这种方式一经采用便深受学生的爱戴,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时期的学生受生活经验、教育背景、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很多事情难以形成一个具体的认知理解。数学学科属于理科的范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于概念性的知识难以充分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将实际生活和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科兴趣,让学生发现数学学科的实用性价值。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符合这一时期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2.1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加深学生数学知识理解
        小学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同时也高出于生活。小学数学教材当中的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建立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这能够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活跃度以及灵活度。不仅如此,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案例充分结合起来还能够鼓励学生走出教材,在生活实践当中去发现数学,并且进行生活化的数学学习。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将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以此将生活化教学充分落实,进而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


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小学数学教材虽然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紧密相关的联系,但是有些数学内容却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就是说数学知识并不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应将其转化成为与学生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而真正实现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
        2.2生活情境导入知识内涵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即使是在小学阶段也有着比较明显的体现。通过生活化教学,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知识背后的内涵,让他们明白数学知识本身就来自于人们在生活中的发现,最后也要应用到生活中去。这对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长期保持对数学知识的主动探索欲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为了达成这种效果,教师应认真备课,将课本的内容与生活的现实联系起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探索,自行发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3数学课堂教学结合生活化游戏
        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化的游戏内容对学生开展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众所周知,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游戏活动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机融合,这是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方式。生活化游戏的特点在于与生活实践具有较强的贴合度,容易触发学生的心灵,而将生活化游戏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也势必会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同时,由于学生熟悉生活化场景,因而将生活化的游戏与数学教学相融合,也使抽象化的数学问题变得形象化,简化数学问题的难度,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在数学公式推理、数学计算问题、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方面分别融入生活化游戏,以此便于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意识。
        2.4生活实践锻炼自主思维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判断依据是学生在生活中是否能够主动进行数学应用,并据此加深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所以,除了课堂上的生活化教学之外,教师也要鼓励并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实践锻炼。随着这种锻炼越来越多,学生的经验教训越来越丰富,学生的数学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够得到增强,而且会在学生上变得更为自主。更重要的是,小学生活泼灵动,思想和情绪状态都是不稳定的,如果没有生活中的实践锻炼,课堂上的生活化教学不足以对学生产生真正的长期影响。在没有新鲜刺激的情况下,对于不断探究已学知识应用方法的兴趣和热情可能会日益下降。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将生活化教学引入数学课堂,不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帮助教师为接下来深层次的教学内容的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素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J].才智,2020(07):92- 93.
[2]张峰.浅析小学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学研究[J].才智,2019(35):152.
[3]王金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维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9 (06):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