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赵亦挺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人们更加重视教育。国家的强盛和发展,必须以教育质量提高为基础。因此,我国实施了新课程标准,并对教学设计进行了高度重视,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而提升教学水平和效果。

赵亦挺   东阳市吴宁成家里小学  浙江  东阳  322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人们更加重视教育。国家的强盛和发展,必须以教育质量提高为基础。因此,我国实施了新课程标准,并对教学设计进行了高度重视,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而提升教学水平和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38-01

        小学教育过程中,数学教学是其重要部分,进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效培养,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综合化教育和发展有重要作用。数学教学实践中,老师要对学生综合学习及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确保其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中,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作业设计是重要环节,老师要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作业设计要求及内涵的明确,根据教学设计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1、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不足
        1.1内容单一不丰富,创新性少
        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致使我国一些小学数学老师进行具体教学时不重视学生需求,只是进行知识灌输,导致学生对老师过于依赖,这样的填鸭式的教学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限制和影响,不利于学生思维和创新思想的形成[1]。并且,小学数学老师进行实际教学时,进行作业布置时会把课本练习题直接安排给学生,让学生解答,以这种方式使学生对新知识加深印象和认知。可是,进行作业题目选择时,老师并没有和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相结合,只是在课后作业的安排时把课本数学习题布置给学生,致使学生进行练习和作业完成中会有很多困难和障碍,也不能很好的解决,进而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1..2作业内容应用性不多
        和其他学科比较,数学学习具有明显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可是进行作业布置时,老师对这个特点没充分认识,对数学题目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有所忽略,只是让学生对数学公式进行单纯的套用,没有过多的应用性内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和落实,开始出现了各种教学模式,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要求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锻炼和培养,进而确保作业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和实用性,与数学教学具体情况相结合,不断提高作业内容设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小学数学老师要把相应的数学知识融和到作业中,也要涉及各方面问题,进而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巩固,同时提高知识的应用作用和价值。
        1.3设计的作业量过大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中要进行减负,重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培养,可是在进行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还不能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仍然以题海战术进行数学训练,老师经常给学生安排大量作业,给学生规定完成时间,很多学生把大量时间用在了完成作业上,减少了个人实践和玩耍游戏时间,经常以这样的方式安排作业,学生会对作业产生反感,会有心理压力和负担。这种教学方式和新课改要求的进行素质教育不相符,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也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健康发展。



        2、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有效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2.1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的教学和学习中,学生有很高的积极性,就会主动参与教学和学习,会把自己的兴趣和学习实践相结合,进而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2]。所以,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作业设计时,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及特点进行考虑,对学生学习中具有的不足和问题进行详细了解,有针对性的设计作业题目,引导和鼓励学生投入相应精力参与学习。这就要求老师进行课前准备,通过视频、音频、游戏等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得到感官刺激,使其产生数学学习欲望。进而会对老师设计的作业深入研究,结合课堂教学高效完成,以此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2重视老师和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数学老师要对教学标准详细掌握和遵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强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这样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并有效打破了应试教育的桎梏,确保学生把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达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在学习中,老师要和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仔细观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正确解决,进而达到巩固数学知识和实际应用的能力。比如,学习了“面积”知识后,老师要求学生针对班级地面使用瓷砖问题设计习题,可以计算瓷砖数量、可以根据瓷砖数量计算教室地面面积等,老师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进行相应计算。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了,可以针对自己家的客厅、房屋的装潢等方面进行考虑和设计数学题目,和老师探讨解决方法,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会积极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3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设计作业
        数学知识来自生活,还要应用到生活中。进行数学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对生活问题进行分析、理解和解决。所以,进行设置数学题目时,老师要注意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具体生活,有针对性的设计作业,使学生可以通过主观感知进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老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选择作业题目,做到因材施教,进而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及时有效调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和老师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自主学习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比如,老师给学生设计了经常看到的服装、超市打折的数学题目,让学生进行分析和理解,进而回答问题。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到超市进行实际操作,根据超市打折商品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分析,进而使学生对打折知识准确理解,并能解决相应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对老师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高了要求,要求老师以宏观角度对作业设计进行深入分析,对作业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准确掌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及其成长规律相结合,应用相应解决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实践,提升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延青.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少年,2019(8): 136-136.
[2]连子栋.高效课堂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J].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8(11):92-93.
[3]周娟.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7 (12):167-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