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方科科
[导读] 在目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上,合唱本身有较高的艺术性,同时在过程中,其突出的特点是科学性、集体性。所以在教学活动践行上,对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而言,作为一种出色的声乐艺术形式,其可以确保小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与改善,尽可能实现学生合作意识培育,促使小学生通过合唱教育能够实现出色集体意识的培育。本文在观点分析上,针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工作,展开了相应的观点阐释。

方科科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实验小学  317300
【摘要】在目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上,合唱本身有较高的艺术性,同时在过程中,其突出的特点是科学性、集体性。所以在教学活动践行上,对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而言,作为一种出色的声乐艺术形式,其可以确保小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与改善,尽可能实现学生合作意识培育,促使小学生通过合唱教育能够实现出色集体意识的培育。本文在观点分析上,针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工作,展开了相应的观点阐释。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33-01

        结合目前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开展现状,合唱教学在其中有较高的占比。合唱作为一种出色的集体性音乐艺术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音乐乐感,同时也可以提升小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备受关注。
        一、由简入难,培养学生合唱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进行其教育工作践行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开展小学生教育上,教师要想确保教学工作取得更为出色的成绩,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要重视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在教学工作践行上,要想实现良好的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重视小学生兴趣的激发,通过兴趣的驱动,让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合唱。
        比如教师在进行一些合唱歌曲的教学上,为了更好激发小学生合唱参与兴趣,首先是要让小学生了解合唱的价值,在进行合唱歌曲筛选的过程中,通过出色的筛选技巧,尽可能让让小学生对合唱歌曲的背景以及歌曲创作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基于对歌曲背景,以及歌曲内容的解读,激发小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在这种兴趣的驱动下,会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歌曲合唱中,从而更好提升小学生合唱教学的效果。在进行兴趣培养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爱好,从小学生熟悉的歌曲切入,让小学生首先学会欣赏歌曲,通过聆听和感受去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感知每个乐符在音乐创作中的价值。随后在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小学生的兴趣驱动作为核心导向,尽可能立足发展视角出发,通过把握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心理,逐步深入引导小学生去进行相应歌曲的学习。
        通过从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入,教师在进行小学生合唱教学上,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合唱兴趣,促使小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合唱,并能够在合唱中发挥其优势。这对于提升小学生合唱教学的效果也有积极意义。
        二、重视方法,强化学生合唱练习
        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来说,方式方法的筛选很关键。同样在小学生音乐教学上,合理的教学方法运用对于小学生合唱教学也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恰当教学方法的运用,通过合理筛选教学方法,确保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契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从而强化小学生合唱练习,提升教学效果。
        在小学生的教学工作开展上,教师在教学践行上,最关键的一点是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合理筛选。在进行教学方法筛选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要确保所筛选的教学方法能够和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契合,同时还要结合小学生合唱教学的特点,立足发展视角,强调教学方法的契合行。比如在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合唱教学上,教师在教学上,首先是要引导小学生对国歌的创作背景,以及国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有清晰的了解。随后在合唱教学上,教师要结合国歌演唱的特点,逐一引导小学生去进行每个音符以及每个旋律的把握。通过细节拆解,让小学生能够在合唱知识学习上,基于一首歌的合唱学习,掌握更多的合唱知识。这对于后续更好的提升小学生合唱教学效果也有一定的帮助。在进行合唱的过程中,对于不同曲风的合唱歌曲,要求小学生在合唱过程中也要采取不同的合唱技巧和方式。比如为了放松小学生的心情,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健康歌的方式帮助小学生卸下包袱,让小学生能够始终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去进行歌曲演唱。再比如为了更好的让小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能够掌握腹部呼吸技巧,保持腹部弹性,可以引导小学生尝试模仿小狗汪汪叫的方式来进行相应教育引导。通过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小学生合唱教学效果有积极价值。
        所以对于小学生合唱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上,要重视正确教学方法的采用。基于此确保在教学工作的落地上,能够始终确保立足发展视角,采取科学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掌握合唱技巧,提升合唱教学效果。
        三、积极鼓励,强化小学生合唱学习的信心
        由于不同小学生音乐基础不同,在合唱课程学习时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而言,在合唱教学上,要充分结合不同小学生合唱学习差异,积极鼓励、引导小学生,让小学生能够克服心理压力,提升小学生参与合唱的信心。
        在教学实现上,很多小学生不敢开口,因为总觉得自己对音符把握不准,生怕开口让其它同学嘲笑。也有小学生由于本身音乐基础差,难以把握音准,唱歌跑调。教师在针对这部分小学生进行合唱教学上,要积极鼓励,并帮助小学生逐步克服心理压力,首先让小学生敢开口,而后让小学生能够在身边其它同学带动下逐步改进不足,逐步帮助小学生提升合唱水平。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小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积极的信心,这对于改善合唱教学效果也有突出价值。
        四、总结
        总之在小学生合唱教学上,教师要由简入难,采取正确教学方法,积极鼓励和引导小学生,帮助小学生纠正不足,掌握科学的合唱对策和技巧,促使小学生通过合唱教学,能够对合唱产生浓郁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合唱教学效果。所以对于小学音乐教师而言,一定要重视出色合唱教学技巧的运用,立足小学生需求出发,保障合唱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邱婷.谈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的实践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 (03):94.
[2]杜蒙蒙.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途径[J].参花(下),2021(02):137 -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