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管理现存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刘飞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知识教育的开始,也是班主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树立集体意识,完善个人人格教育的重要阶段。因此,现阶段小学班主任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有效的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严谨和谐的学校环境,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的管理可以有效地完成和谐的校园建设,帮助学生们在友好团结的学校环境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树立道德品质。

刘飞   四川省彭州市三界小学  611935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知识教育的开始,也是班主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树立集体意识,完善个人人格教育的重要阶段。因此,现阶段小学班主任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有效的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严谨和谐的学校环境,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的管理可以有效地完成和谐的校园建设,帮助学生们在友好团结的学校环境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树立道德品质。
【关键词】小学校园;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32-01

        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两者的结合体。校园管理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安全的、有秩序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在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加速教育的现代化,让国民满意,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公平和优质的教育”在这一号召下,站在教育前线的战士们受到了鼓舞。但从目前现状来看,在小学校园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善。
        一、小学校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传统观念影响,理念严重落后
        管理理念是小学班主任实行学校管理的重要指导思想。管理的模式是否科学、先进将对整个学校的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只有不断的进行管理理念的创新,才能成为学校管理提供保证。但从小学管理现状来看,部分学校管理理念落后于其他学校。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限制了学校管理质量的提高,而且对学校的长期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二)硬件管理过分强调
        在学校管理上,硬件建设成为管理的中心,相对忽视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文化水平的管理和提升。有的学校把行政管理,教育管理,硬件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忽视师生精神的培养和学校文化的建设。有的学校把学校管理简单地概括为硬件管理,教育管理,行政管理等,不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和师资精神培养。
        二、创新小学管理体制
        (一)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学校的管理理念即学生是教育的中心。在学校管理上,教师应该成为传授知识的途径,在教学中,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重点关注。因此,在小学校园管理上,不要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要将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


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精神需求的关注,尽可能的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在管理中,“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贯彻是始终,关注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儿童节的时候,可组织演出晚会,在国庆节的时候组织外出游玩等等,尽可能的为学生和教师生活增加色彩。
        (二)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的设计
        小学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民主,收集制度,讨论草案,在实践中修改完善。要创新小学校园管理体制,将制度建设变成为校园文化,久而久之,师生都会将这种制度默认为文化,好好的维护、好好的遵守。这样的发展趋势下,良好的班风、校风都会形成。除此之外,制度是否完善是管理效率提升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制度能否顺利的实施。实行制度的关键是领导者要遵守规范。学校各级管理人员要加强个人修养,自觉地遵守和执行各种制度。管理者一旦违反了规则,就要进行自批评,积极接受制度的惩罚。要使制度深入人心,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者不能搞特殊,要带头实践制度[1]。
        (三)加强小学校园综合管理
        在教育和学校纪律方面要加强管理,多数的小学管理体制是偏颇的,学校管理是不规范的。规范学校管理,要重视学校的综合管理,从各方面加强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小学校园可以相互学习,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法。例如:学校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首先,从学生的观点来看,每学期都可以匿名评价老师,匿名对老师提出意见。学校要组织专业人员做这项工作,以确保真正的匿名性,不让学生对向老师转达的意见有任何怀疑。其次,安排所有课程的教师参加定期公开讲课。请其他教师对教师的优点和弱点进行教学讨论。各科教师共同总结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小学校园教学水平[2]。最后,教师要定期进行专业知识评价,使教师达到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教育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的。
        (四)和谐相处,努力营造民主教育环境
        和谐的、民主的教育环境是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必要保证。为了使教学环境处于良好、稳定的发展状态,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建设。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实力进行提升的同时,为其创造免干扰和谐的研究氛围,安心搞教研、安心工作,稳定外部环境。学校各学科要迅速增加教学设备,逐步完善教育设备,要发挥教育辅助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的设计;加强小学校园综合管理;和谐相处,努力营造民主教育环境,从而为教师、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好后方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苗翠超,杨春丽.柔性管理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产业科技创新,2020,2(25):105-106.
[2]徐诗友.素质教育导向下的小学管理模式[J].华夏教师,2017(22):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