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周强
[导读] 小学高年级正是学生小升初的关键时期,此时培养学生良好自主学习能力,对其初中数学学习有着极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这一阶段的数学教学,端正教学态度,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习惯,为其更好地适应更有难度的数学学习夯实基础。

周强    贞丰县龙场镇龙场中心小学  562400
【摘要】小学高年级正是学生小升初的关键时期,此时培养学生良好自主学习能力,对其初中数学学习有着极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这一阶段的数学教学,端正教学态度,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习惯,为其更好地适应更有难度的数学学习夯实基础。
【关键词】提高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有效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31-01

        引言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并构建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且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与思考能力。然而在求学的道路上,他们依然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督促,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与学生展开积极的互动,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与学习能力,并对其展开针对性的引导,探索创建高效课堂的方法策略,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一、利用信息技术使数学教学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性
        在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中想要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使数学教学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性,才能够让他们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不仅可以利用视频、音频等教学方法提升教学中的趣味性,还帮助使具有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具象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使学习效率不断攀升。比如学生学习《位置与方向》时,为了帮助他们学会在平面地图上找出正确方向,并且准确说出相应的距离,同时培养他们的空间感。因此,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比较抽象的位置与方向,以此提升他们的空间概念。教师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将一张本市的地图投放在大屏幕上,让学生根据地图给出的相应信息,找出地图上标注出的不同地点在什么方向的什么位置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以学校为中心点,将学校附近的地图放大,以便以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附近有哪些标志性的建筑物。如学校附近有一家医院,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说出这家医院的具体位置,经过学生的判断,学生发现这家医院在学校的正南方的方向,离学校大约有1200米;地图上还有一个书店,经过学生的仔细观察,这家书店在学校东偏北25度角大约550米的位置上,以此类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不仅可以提升教学中的趣味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并主动思考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并且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二、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小组合作是新课标中极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其科学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从而让学生围绕具体的学习内容展开表达、倾听与整理,进而在班级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圆的面积》这一节,在基本知识的教学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前面“组合图形的面积”知识布置让学生测量操场面积的任务。一般而言,操场由跑道围起,其多由中间的矩形和两边的半圆组成。而且有些操场其中还有着如升旗台一样的不可活动区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需要经过大量的计算,需要测量的数据也较多,这样的实践量很显然是单个学生难以完成的。而教师则可以将学生分成五到六人的小组,一方面让学生分工合作,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实践量;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充分交流,以寻得更好的数据测量和处理方法。如两个学生可以用线来测量操场的长,再将线对折测量。这样,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有效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切实提高了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效率。
        三、优化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首先,教师要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圆柱体表面积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表面积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在之前都是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就会想起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就知道表面积是指圆柱体所有外面的面积,进而学生就会想到圆柱体的表面积是指上下底面的面积与侧面积之和。然后教师再次通过提问的形式来加以引导:圆柱体的表面积具体指哪些部分呢?上下底面是什么图形?侧面积是什么图形?上下底面的圆周长与侧面有什么关系等,从而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逐步展开圆柱体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其次,教师要展开追问。学生的问题解答中,或是给出正确答案,或是给出错误答案,而且正确答案的解题思路也有可能不一样,因为有很多问题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加以解答。因此无论学生给出了正确答案,还是给出了错误答案,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解释他们的解题思路,从而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维,并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分数应用以及百分数应用问题中,有很多题目可以运用多种不同的解法,因此当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时,教师可以追问道:“你是如何计算出这个答案的?”如果学生做出了错误解答,那么教师可以追问道:“你分析出的等量关系是什么?题目中的某一句话应该用什么数学算式表达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及时矫正错误思维。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是在师生互动中生成的,所以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活动既需要教师高效率的教,也需要学生高效率的学。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必须要更新自身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自信心,这样,教师才能有效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能力,让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基成.简析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J].求知导刊,2020 (19):35-36.
[2]李萍.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 (24):73.
[3]张菊.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J].新课程(中),2019(06): 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