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 欧辉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欧辉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下物理课堂的需要,初中物理的教学应当构建创新的教学思路,推进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实践。

欧辉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自治县洛凌九年一贯制学校  677507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下物理课堂的需要,初中物理的教学应当构建创新的教学思路,推进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实践。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47-01

        引言
        在初中阶段物理是学生的必修课,物理教材中涉及到繁琐复杂的知识点,学生经常混淆,很难充分掌握。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也要积极创新,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大的提高教学水平。
        一、情境演示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歌德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可见,对万事万物的探索与学习均始于兴趣。对于初中物理学科来说,如果没有兴趣作为学习动力,学生就不会掌握深奥的物理学原理,不会领悟物理学精髓,进而经常遇到学习瓶颈,甚至对物理学科产生畏惧与厌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物理教师应擅于运用情境演示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学习热情作为切入点,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情境当中,帮助学生破解物理难题,引导学生走进神奇的物理世界。
        比如在学完《简单机械———杠杆》知识点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自行车,让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教学课件。自行车从结构上说属于简单机械的组合,可以把车把手看作一个省力杠杆,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可以省很多力气;自行车的刹车闸也可以看作一个杠杆,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也可以省力。如果将自行车的脚踏板与大飞轮、小飞轮及后轮组合成一个轮轴装置,当动力作用在轮上时可以省力,如果动力作用在轴上时,蹬起来就比较吃力。通过这种情境演示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与视频课件中自行车行进的场景产生共鸣,同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大有帮助。
        二、制作微课促进学生交流
        疫情期间,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教师纷纷进行网课直播或录课的形式进行课程教学,我认为微课程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教师可对微课程进行持续性的录播,初中生课业繁忙,学习任务繁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吸收都来自老师,短暂的课堂并不能完全让学生充分掌握难点知识,学生在课余时间仍然可通过老师制作的微课进行继续学习,没看明白的知识点也可重复继续观看,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微课的长度可以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老师可以将微课程的录播多元化。


例如每个单元形成一个小知识点,精缩课程难点及重点,简明扼要的进行录播,或将同学们的疑问点收入,录一期微课进行问题解答。录课的内容形式均可多样化,在选择录制内容时可与学生多进行交流互动,让学生也积极参加进来,学生的思维是跳跃的,也更加乐于表现自己,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进行视频录制,实验录制或者知识讲解,或者学习成员学习的内容及作业交流。我鼓励学生录制自己进行小实验的视频,学生十分积极,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录制兴趣高昂,当自己的视频被同学观看时,学生有种强烈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物理课程的创新在于教师教学手法,课程内容及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教学和学习没有相对固定的模式,教育者更不能被传统的教学方式禁锢思想,新时代新课标下的教学也要有新的改革,只要是利于课程发展的教学手法都可以进行积极尝试。
        三、小组互相设疑,培养物理思维
        为了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自信心,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角色互换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教师的角色”,把课堂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这种方法主要是以合作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间相互提出物理问题的方式,构建一个知识互动的高效课堂。
        以《光的折射》为例,为了帮助学生及时消化和吸收与光的折射相关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一些基础性概念讲述完毕后,将剩余的时间交给合作学习小组,正确引导小组成员结合教师讲述的内容,设置一些物理问题。比如以小组A和小组B为例,小组A向小组B提出的问题是:“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而小组B向小组A提出的问题是:“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根据教师此前讲授的内容,两个小组经过思考和讨论后,能够快速得出正确答案。小组A:“折射角度随着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度增大,折射角度也增大,但是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正比关系。”小组B:“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这种方法既能够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对物理成绩的提升也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必须要准确把握该特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而且不断创新,物理来源于实际生活,与学生的平时生活有密切联系,利用参与实际生活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才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为今后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来的人生发展,这是每个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陈应申.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 2020:2.
[2]刘仁录.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 (50):139.
[3]沈建波.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智慧,2018(1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