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中学的线上教学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闫林卫
[导读]

闫林卫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王家砭中学  陕西  榆林  719208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023-01

        2020年,一个平凡的年份,却因为一场疫情,让它不再平凡。因为疫情,全国人民经历了一场艰难的考验,中国教育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尤其是乡村学校。停课不停学,为了响应国家的这一号召,全国上下积极行动起来,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与学的活动。一时间,老师变成了主播,教室转移到了家里,学生成了观众。老师们和学生们怀着对新事物的好奇与忐忑的心情开始了一场不一样的教与学的活动。任何新事物在出现的初期都是伴随着质疑的,线上教学也不例外。一时间,老师迷茫了,学生困惑了,家长也蒙圈了,大家脑子里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样能行吗?于是,带着疑问,大家开始了一场不一样的教与学的活动。现在线上教学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它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身为一名乡村中学的英语老师,我是感触颇深。下面就谈谈我对线上教学,尤其是基层学校的线上教学的一些看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直以来,大家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授课方式: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线上教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虽然充满了挑战,但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无疑都是极具诱惑力的。老师们每天都在思考怎样上好每一节课,学生们也会每天都早早地坐在电脑前等候。而且许多以前不怎么爱学的学生因为这种与众不同的上课方式而爱上了学习。
        另外,教育从来不只是学校的事,我们一直在强调家校共育,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无法估量的伤害,却给家校共育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线上教学把教室搬到了家里,虽然老师看不到学生,但父母却可以陪在孩子身边,他们不但可以督促监督自己的孩子听课,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听课,从而了解自己孩子的老师平时是怎么上课的。


当然,有了家长们的监督,所有的老师都会更加努力地备好并上好每一节课的。
        最重要的是,传统的授课方式,老师讲完了,一般是不会再回过头来重新上一次的,或者是学生刚好请假把课误了,那就只能是自己可惜遗憾了。但线上教学却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些不足,如果老师讲完了,有的学生还没听懂,那他们可以反复地观看老师的讲课视频。如果有的学生有紧急的事情误了听课,他们也可以等自己有空的时候观看老师的讲课回放。这正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做不到的。
        线上教学虽然有它很明显的优势,但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也有着许多值得我们深思和改进的地方,尤其是对于我们乡村中学的师生来说,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并不明显。
        首先,由于春节期间大家都回到了农村老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上网问题,虽然政府给没有条件上网的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帮助,但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却因为信号不太好,网络不稳定,使学生的听课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有的同学甚至因为长时间无法正常听课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信号不好的问题不只学生有,老师也有,我想大家对那些老师带着电脑,冒着严寒在山上给学生上课的画面还记忆犹新吧。
        其次,因为现在好多父母都外出打工,农村有许多的留守儿童,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对孩子的上课情况也起不到很好的监督作用。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个男同学,以前对英语挺感兴趣的,上课也能积极回答问题,但是因为家里只有不识字的爷爷奶奶,上网课期间又疏于对孩子的监管,导致这个同学经常旷课,和家长沟通了好久也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导致这个孩子现在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完全是一种自暴自弃的状态,想起来就让人觉得痛心。
        总而言之,线上教学作为特殊情况下的一种产物,虽然有着它很明显的优势,但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名乡村中学的英语老师,我觉得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对传统教学模式和线上教学模式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思考,取长补短,为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积累一些有用的经验,从而更好地献身于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