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李炅容
[导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涣散,而且学生也不会主动地去控制自己,他们不能够明确地知道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如果教师还不能学会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参与度,最终会认为学习不是自己的事。所以教师就要学会用情景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学习应该是自己的一个责任,从而坚持不懈地去养成学习习惯。因为情景教学能够将学生带入其中,让学生在情景中学到相应的知识,并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李炅容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土溪镇第一小学  635211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涣散,而且学生也不会主动地去控制自己,他们不能够明确地知道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如果教师还不能学会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参与度,最终会认为学习不是自己的事。所以教师就要学会用情景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学习应该是自己的一个责任,从而坚持不懈地去养成学习习惯。因为情景教学能够将学生带入其中,让学生在情景中学到相应的知识,并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43-01

        引言
        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其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的都是其认知以外的知识,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并理解这些知识时感到非常吃力,甚至会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这些知识。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开始使用情境教学的方法,通过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这些新的知识内容,并且学会运用这些内容解决数学问题,在生活中也可以使用这些知识解决困难。
        一、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将数学知识点与学生的个性特点联系起来,实现乐学乐教的目的,在向学生教授知识的同时,还能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框架。
        (二)有利于激活学生积极的情感
        有研究表明,在熟悉的环境中有利于激发人的积极情感和提高人的认知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正能量,同时教师还需要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情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二、构建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课堂的策略
        (一)生活化情景导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小学基础阶段教育中,良好的课堂导入环节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不仅可以让学生思维集中在教学内容中,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还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但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课堂教学实践,忽略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导致学生面对数学知识时没有强烈的参与兴趣。因此,数学教师应重视课堂导入环节,并积极利用生活化情景,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参与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可以自主探究数学领域知识。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在讲授“单线统计图”一课中,教师就可利用生活化情景导入,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课堂教学。


我在构建此课教学时,采取了小学生较为喜欢的游戏元素,利用现阶段较为流行的终端游戏“王者荣耀”因素,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可利用游戏中人物“身高”进行列举,描绘出数据内容,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规划其数据。在小学生规划中,学生思维保持高度活跃,进而教师利用导入课堂教学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升直观体验,也能满足学生兴趣,进而加强小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其知识内化有效性。
        (二)运用合作情境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探索方式之一。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的差异,进而构建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小组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使合作学习发挥最大的作用。合作交流、主动探索和动手操作是学生数学学习时较为常用的方式。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情境进行教学时,要清晰地说明学习小组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教授学生采用的方法和需要达到的效果。例如在“确定位置”一课中,教师要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原则进行小组分配,在分配中一定要充分实现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通过小组的方式,对行和列进行训练和学习,成员之间轮流提问“班长的位置”“学习委员的位置”“体育委员的位置”等问题进行训练的练习,然后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通过以上小组学习的情境教学,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自我价值认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之间相互借鉴和学习。
        (三)利用故事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情境创设,通过教材知识与生活情境设立趣味性的故事。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和差问题”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故事来导入:有一天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个来到女儿国,他们看到城门口有一个榜文,榜文上面有两道数学题,第一道是两数相加求和、两数相减求差的问题,知道一个数为8,另一个数为10,通过之前的学习,相信大家都能够将这道题解出来,很快就可以算出两数之和为18,两个数之差为2。但是第二道题是知道两数之和为20,两数之差为18,那么我们如何求出这两位数是多少呢?通过这个故事的导入,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最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内容的讲解,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小数=(两数和-两数差)÷2;大数=(两数和+两数差)÷2,最终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算出门上的最后一题的两个数分别为1和19。
        结束语
        综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情境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进而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刘兴嵩.情景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2]董炳国.基于情景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0(09): 12.
[3]陈燕.浅析创设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家长,2020(21):98 -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