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陈雪姣
[导读]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中,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合选取教材内容作为综合性学习材料,还可以根据教材结合课堂的需要开发一些适合学生发展的综合性材料,也可以将写作与综合学习融为一体进行活动设计,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创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途径。

陈雪姣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民生小学  231200
【摘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中,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合选取教材内容作为综合性学习材料,还可以根据教材结合课堂的需要开发一些适合学生发展的综合性材料,也可以将写作与综合学习融为一体进行活动设计,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创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基于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42-01

        引言
        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为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合选取教材内容作为综合性学习材料,结合课堂教学需要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综合性材料,也可将写作与综合学习融为一体设计活动、创新教学方式,提升综合性学习活动质量,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程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极具综合性,其课程内容设置整合了生活与社会的各部分内容,对于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促进小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其课程教学内容从开始的选取,再到教学资源的整理与搜集,最后使资源有效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从而促进学生通过小学语文课程知识的学习,能够掌握知识与技能,可以解决日常语文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由此有利于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性思维的养成。与此同时,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学是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扩展,有利于学生接触课堂之外的新知识,时刻保持好奇心,对事物充满兴趣,使学生具有探索精神,锻炼他们的思维创造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使得学生更能创造出新的事物,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性思维的养成与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其有效地推进了基础教育阶段的不断深化与改革。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指导不得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必须按照教师设定的流程进行教学,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未能做好引导工作,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断下降。再次,教师未能给予综合性教学足够的重视,无法向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指导,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效率不断下降。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3.1开发课程资源,引起综合性学习兴致
        进行综合性学习要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挖掘,加强课与课之间、课程与学生自身发展之间建立紧密关系,连接课堂内外,沟通学校、社会、家庭,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资源,开阔学生自身的视野。对于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只有统合有效资源,才能促进学生综合性学习,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再者,在小学语文课程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学要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活动中引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知识、文化,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乐于学习,由此才能走进语文课程这片小天地。与此同时,小学教师要以综合性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起点,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与探究,同时加强合作性学习的培养,引导学生交流沟通,思维对换,从而培养他们综合性学习思维。教师加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使学生能够对于所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整理和归纳,从而能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2围绕语用发展设计活动任务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因此,综合性学习活动要立足工具性,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围绕语用设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设计的问题指向要明确,如在“难忘小学生活”这一活动任务中,大多数教师都会围绕毕业这一特定情境组织班会、毕业晚会等活动,从综合性学习特征来看,这些内容是偏离语文学科素养范围的,任务设计的针对性也不明确。对此,教师可考虑引导学生编写班史,具体任务包括给班级照片写说明、编写班级大事记、做学生成长日记摘抄、学生互写留言并赠送照片等,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最后汇编成书。在此活动中,学生兼任“编辑”和“作家”双重身份,综合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语用素养也进一步发展。
        3.3利用网络,开展探究性学习及合作性学习
        互联网技术应用在综合性学习中,使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现出开放性特点。学生在开放性环境中需要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掌握教材内容进行探究性学习。尽管小学语文知识较为基础,但是小学阶段语文知识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亲切感。教师应利用学生产生的亲切感,要求学生在互联网综合性学习中针对不同的主题进行探究学习,在探究学习中可以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使学生逐步形成创新思维,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可以从不同层面和角度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培养小学阶段语文知识合作学习能力,是新课标提出的主要目标。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组织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方法,为学生设置适合的主题,要求学生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在语言表达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语文思维。小组内不同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模式更加丰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改的新背景下,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进行小学语文综合性活动,可以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层次的目标进一步落实,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茜.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2]徐娜.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 2019(02):79.
[3]梁丽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