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教学 张高福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张高福
[导读] 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数学学科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小学生的社会实践认知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创新课堂形式,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学习场景和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张高福     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荔溪乡坳坪九年一贯制学校  419613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数学学科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小学生的社会实践认知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创新课堂形式,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学习场景和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63-01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突破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原有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一教学方式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热情。
        一、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通过素质教育改革及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国家教育部门为人才培养设定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要适应新的教育模式要求,就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上文已经提到,传统的没有紧密联系生活的教学模式是很单一的,对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压制,所以很难发挥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在深度结合生活之后,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会出现一个质的提升。究其原因,在于现实生活场景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虽然小学生年龄尚小,生活经验比较有限,但他们经历过的事情也远不是教材内容可以完全涵盖的。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引入大量生活案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规律,还能掌握利用数学知识去认识和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极大提升学生对生活的理解程度,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应用数学知识去举一反三。而这种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成功感或成就感随时都可能出现,是真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长效机制,其作用不是在几次测验或考试中取得较好成绩所能相比的。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也能够一直保有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热情。
        二、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2.1鼓励学生发现生活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要鼓励学生发现生活问题。学生的年龄较小,在生活中特别喜欢自己去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如购物、帮忙家务等。

在这些活动中,都会遇到数学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之中的问题,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整理。例如,有个学生在购物过程中发现了如果东西一共是52元,妈妈给了对方100元,售货员就让妈妈再给她两元钱,然后找回给妈妈50元,说是这样就避免找零钱了。学生根据这个情况设置了算式“(100+2)—_52=50(元)”在这样的情况下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为了维护学生的这种积极性,教师要多给学生操作的平台,平时留下课外作业要让学生自己编写两道数学应用题,这样就能够让数学生活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有展示的机会。总之,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发挥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思考模式,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以生活化为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
        2.2立足数学教材,融入生活化教学内容
        作为开展数学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探究,并寻找数学教材与生活的关联性。尤其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教学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材的内容设计也更趋向于生活化,包括教材的习题、例题知识,也蕴含了较多的生活化知识,这对教师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基础依据。但是,在信息时代,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相应的教育发展速度也较快,而教材的编辑、定稿、发行、出版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且一个版本的教材在出版后,要使用数年,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与实际脱轨的情况,进而不能保证当今的学生学习到的生活化数学知识是最为先进的知识。因此,为有效突破上述困境,教师可以将数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提取,然后与现实生活中最为热点的问题进行融合,这会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也可以充分体现生活化教学与教材内容相融合的教学优势。同时,虽然教材中的部分生活实例与当前的社会热点现象不符,但通常其道理都是相通的,教师也可以将教材中的生活实例与当今社会发生的生活实例相结合,鼓励学生剥丝抽茧,找出二者的区别和相似点,以此培养学生的深度分析能力,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一个质的突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具备更强的生活技能,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同时,教师也能在过程中加深对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及学生的理解,有更大的勇气摆脱以往教学中的窠臼,不断创造出更符合小学生成长需求的具体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董文英.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策略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20(40):37-38.
[2]薛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索[J].读写算,2020(27): 63.
[3]郑真真.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读写算, 2020(24):129-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