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节奏"情境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薛媚
[导读] 建立良好的环境是低年级学生对于各方面的研习提升的核心。而在音乐课堂当中,创建良好的“节奏”环境必不可少,在古板的音乐课堂里,教师一般通过唱谱、弹奏等模式教练歌曲,这与音乐教育需达到的效果大相径庭。如此,节奏教育越来越撑起低幼年级音乐驾驭的大梁,而如何良好创建景况使学生沉浸其中,是当代基层教育工作者所需深入思考迫在眉睫的问题。本篇文章结合了具体事例,希望与各教育工作者探讨。

薛媚   勐腊县勐仑中心小学  云南  勐腊  666300
【摘要】建立良好的环境是低年级学生对于各方面的研习提升的核心。而在音乐课堂当中,创建良好的“节奏”环境必不可少,在古板的音乐课堂里,教师一般通过唱谱、弹奏等模式教练歌曲,这与音乐教育需达到的效果大相径庭。如此,节奏教育越来越撑起低幼年级音乐驾驭的大梁,而如何良好创建景况使学生沉浸其中,是当代基层教育工作者所需深入思考迫在眉睫的问题。本篇文章结合了具体事例,希望与各教育工作者探讨。
【关键词】初小年级课堂;音乐教导,教育模块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81-01

        引言
        全新的课程讲习改革观念中认为,学生对于认知的取得应深刻自发育且着根于生活,教师能否高效提升课堂内容生活化含量是主要枢纽。低幼年级学生对于音乐等艺术形式有着较大的兴致,但由于对于音乐立论认知上欠缺,自主认知有一定难点,教师则需在教学过程中创建良好“节奏”景况,使学生形象的体会到音乐的存在,感悟到音乐内在的独特魅力,真正意义上对音乐产生兴致,让学生得以实现在兴致的引发下优质研习,从而全方面提升学生乐感,产生优质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景况,在深究的兴致中启发儿童
        对于低幼年龄儿童来讲,兴致是启蒙星,音乐教育教导过程当中,应紧紧把牢这一重点,将音乐教育转变为学生自觉研习、深入探究、吸收内化的过程。而能否使研习者兴致保持激昂状态是教学成果的关键点,因此,教师首应创设一个音乐研习景况,使学生投入其中,在深究的兴致中,启发儿童良好研习契机,又在接连不断的景况之中,将对于音乐的浅显化认知不断深化,促成学生研习与自主深究的良性联结。以此,在进行课堂真正教授之前,学生已在兴致的引发下自主深究,更好的协助教师在教授火灯的顺利进行,学生也可更好认知到节奏的重要性,从而更优质的认知音乐,理解知识,达到学中有乐,乐中有学的境界。[1]
        二、就地取材,优质结合多元化教学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做到就地取材,多多利用各种现代化设备优势,将其进行有机优质化结合,可运用多媒体等设施结合设立一些互动游戏,让学生们近距离感知到音乐的各种内在魅力,将生活中可获得的音乐元素与研习课件结合起来,使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更加浅显易懂,深化学生认知记忆。就地取材,使学生更好的将音乐学习以及日常生活关联起来,同时利用多媒体演奏音乐以及互动游戏相辅相成的形式,使学生对于知识认知更加清晰,达到优质化教授的目的。


而运用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既良好的完成了多元化教学教学理念,又使得教育教授活动开展的更加顺利可行。
        三、合理利用乐器,具象化辅助教授
        乐器是音乐教育研习的良好介质,将乐器合理运用到日常教育教授课堂当中作为辅助,极大程度上将音乐性质更加具象化,使学生更简易的理会音乐中的节奏感,也可充分利用乐器的性能,使学生在课下实践仍可以进行研习,反复练习,形成自主研习的良好习性。简便的乐器也可以使学生把握更多的旋律节奏变化,教师即可更加便利的进行旋律节奏感教学活动。例如,在讲述四年级上册《四四拍子》时,可以可以运用简便的乐器例如刚起弹奏,使学生对于抽象的拍子有更深刻的体会,将其具象化,更好的辅助与教师教育活动中。
        四、创新发展节奏型,拓宽课堂教育景况
        教育工作者需在教学前期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发散性拓展,增添更多创造性发挥,创新发展处新型节奏型,拓宽课堂教育景况,是节奏型更加丰富深化,激发学生仿照研习内容进行再创造,创作出新型节奏型,深化学生对于音乐学系的各类认识,挖掘学生对于节奏创新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研习创造等各方面能力。[2]例如,在讲述声音表现《风雨雷电的交响》时,利用学生对本节课认识的发展,让学生在课下可以自主进行创新发展节奏型的改造和创新,拓展学生对于课堂教育教授的景况,形成更良好的研习教育发展环境。
        五、创设小组,组织实施现实教育方式
        在日常对于音乐的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兴趣小组,将学生通过对于音乐不同方面的兴致,创设出不同的音乐小组,组织各小组通过现实生活中了各类小问题发现旋律或规律的奥妙,展现节奏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重要性,使学生在兴致的引发下进行研习,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味到音乐节奏的深层内含,提升学生对于音乐认知的综合能力。可以在课堂教授过程中,展示学生对于兴趣小组研习的各种结果,增添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参与感,提升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的成就感,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良好教育成果。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节奏的把握对于幼小儿童音乐教育必不可少,在现当代有效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创新创立不同教育形式,积极实践,在实践各类教育形式中逐步把握正确教育活动,组成学生自主研习,用划分小组或者其他各种创新性尝试使得学生不仅可以真正听懂音乐,也可以在生活等各类景况中展现较高的音乐素养,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理论性知识,形成更好优质教育网,让学生在兴致学习中体会音乐的各种美丽。
参考文献
[1]史建梅.捕捉瞬间情境成就精彩课堂——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动态生成性教学策略[J].教育(周刊),2020(6):64-64.
[2]李颜玉.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节奏"情境教学的策略[J].北方音乐,2020,000(007):172-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