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实践 贺文静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贺文静
[导读]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维导图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小学数学教学过程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来进行,并且教学内容包括了复杂和抽象的内容,只有恰当的运用思维导图,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更好的科学素养。小学的数学课堂中应用思维导图受到了学生的青睐,能够成为适合教学的辅助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应用思维导图总结数学知识,并且能够流畅梳理知识结构,数学课堂能够因此变得

贺文静   湖南省娄底市娄底吉星小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维导图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小学数学教学过程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来进行,并且教学内容包括了复杂和抽象的内容,只有恰当的运用思维导图,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更好的科学素养。小学的数学课堂中应用思维导图受到了学生的青睐,能够成为适合教学的辅助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应用思维导图总结数学知识,并且能够流畅梳理知识结构,数学课堂能够因此变得更加高效。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73-01

        引言
        学生成长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他们成长路上最为重要的引路人。在这条路上,教师一直在不断探索能够促使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而且还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并掌握教学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思维导图在课堂上应用并不理想,没有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导致教学效率比较低。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情况做出分析并且提出解决策略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有兴趣,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比较死板,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只能将课本当中的知识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比较乏味,也会因此对数学的学习感到厌恶,这种情况也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变差,并且进一步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应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增加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讨论交流,老师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可以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使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老师在应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思维导图的填写,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实现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这种融洽的师生交流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进而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思维导图呈现在多媒体当中,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明了的了解思维导图当中的内容,学生还可以通过对老师制作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模仿制作,学生能够在模仿的过程中了解思维导图的逻辑关系,进而学会主动应用思维导图,达到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的目的。学生可以通过应用思维导图反省之前的学习过程,进而可以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查缺补漏,达到更好的学习的目的。学生还可以在进行习题练习的过程中做好思维导图模式的应用,从而可以使解题过程变得更加快捷。例如,教师一般在习题讲解之前都会应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点分析,学会生可以更好地应用学过的知识进行习题分析,从而可以立竿见影的解决习题当中的问题。将知识点与思维导图进行融合,能够使知识点变成一长串相连接的知识链,学生可以通过整体的记忆获得更加完整的学习体验。


学生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进行反思,进而可以更好地找到其中的答案。教师与学生应用同样的方法对知识点进行分析,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距离,从而可以实现平等的沟通,能够使思维导图的不完善内容得到充实,可以使知识点的掌握更加全面,学生还可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锻炼问题反思能力。
        二、让学生成为主人,从个性化的思维导图中得到启示
        学生是发展过程的主体。在教师经过了一定的思维导图训练之后,除了学校课题提供思维导图训练和教师自己进行思维导图的训练之外,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思维导图中获得灵感和启发。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在小组合作开始之前绘制思维导图在黑板上,之后让学生按照小组的形式自己进行讨论和预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思维导图形式,按照自己理解的重点和所应该掌握的点,绘制出个性化的思维导图。教师根据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导图得出新的启示,从而使其思维导图能力得以锻炼。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长方体”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个以长方形为中心的概念引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有哪些,用气泡式的树状图展示出来。之后,学生自己进行讨论,可以模仿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并且进行展示,以此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能力提升中
        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把握数学知识本质,掌握相关习题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技巧,促进其数学能力的提升,应注重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中,帮助学生攻克学习的难点,进一步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做好小学数学重难点以及学生不易理解知识点的总结与分析,做好相关习题题型的汇总,在思维导图中不仅详细列出一些难点知识、难点题型,而且给出对应的解题思路,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使其遇到类似问题能够少走弯路,及时找到解题突破口。
        四、要重视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
        当前,思维导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要高度重视落实应用效果,不能应付了事。事实上,存在一些停留在表面、流于完成任务的情况,这样不仅不能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也会加重教师本身的教学负担,更会阻碍学生的理解记忆。因此,在一线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端正应用思维导图的态度,有计划、有步骤、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应用思维导图,切实发挥思维导图辅助数学教学的作用。
        结语
        总之,在实际的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从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教师还需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总结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具有数学思维,最终达到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国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0,(3):79-80.
[2]黄娟.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小学数学思维教学模式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0):503.
[3]章秀燕.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的能力[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3):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