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在高一数学课堂中的初现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刘军锋
[导读] 数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应当充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将数学史融入高一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本文简单分析了数学史融入高一数学课堂的积极意义,结合笔者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数学史在高一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刘军锋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中学 727400
【摘要】数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应当充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将数学史融入高一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本文简单分析了数学史融入高一数学课堂的积极意义,结合笔者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数学史在高一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数学史;高一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005-01

        一、数学史融入高一数学课堂的积极意义
        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在组织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拓展和延伸,将数学史教学素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选择教学素材时,主要以教材为基础,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这就导致学生知识体系无法得到有效构建,学习学习兴趣受到一定影响。数学史融入于课堂之中能够有效的丰富数学教学材料,让学生能够了解数学知识的起源,并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借助数学史教育资源,学生能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架构,以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
        二、数学史融入高一数学课堂的基本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重要驱动力量,高一年级学生刚刚步入高中学习阶段,面对复杂的数学知识,许多学生表示难以理解,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通过趣味性的数学是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深层次内涵,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起源,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突出数学史的趣味性,主要从讲授方式和授课内容两个角度出发,从讲授方式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当借助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为学生呈现数学史的知识,并通过高质量的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从数学史的授课内容角度来看,教师应当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数学史素材,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呈现故事。在充满趣味的数学史影响下,学生能够保持高度的热情投入数学课堂,
        (二)开放性原则
        在高一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教师必须遵循开放性的原则,引导学生围绕数学史知识进行探索,而不是一味的强调灌输。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基于高中数学知识点以及数学史的内容,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创新,营造开放的数学世界,让学生能够凭借自身的已有知识理解新的数学史知识。此外,数学史教学的开放性还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开放性,除了教师讲解,还可以由学生讲解,从而有效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数学史在高一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借助数学史加深对公式定理的理解
        高一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公式定理类知识,了解公式定理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导致学生对公式定理产生畏惧感,无法真正理解公式定理的内涵,在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借助数学史,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公式定理的理解。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知识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数学史为学生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起源,相传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因为观察到蜘蛛吐丝结网的现象,萌生出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想法,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立起点与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曲线与方程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创立了解析几何。在充满趣味的教学史影响下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学公式定理和相关的概念。
        (二)借助数学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数学研究方面有着很深的沉淀,将数学史融入高一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数学史知识,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对我国悠久灿烂的数学文化产生认同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数学知识点,为学生介绍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及其相关的成就,让学生感受到我国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古代科技水平。比如西汉时期的《周髀算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数学著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提出了勾股定理的相关概念。此外,还有东汉时期《九章算术》,这一著作是我国古代数学“机械算法体系”成熟的重要标志,也为中外数学家所赞颂。在讲解数学史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我国古代数学方面的巨大成就,并且树立起浓厚的民族自豪感。
        (三)借助数学史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数学学科本身是一门充满探究精神的学科,数学知识的产生源于现实生活,人们在生产劳作的过程中对数学规律进行总结,最终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在高一数学学科中融入数学史,教师可以借助数学家探索数学知识的经历,让学生理解数学学科的本质内涵,并且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家身上的探索精神。当学生面对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时,他们可以第一时间联想到数学史中关于知识探索的历程,并在探究精神的鼓舞下,积极的投入数学学习以解决数学问题。从学生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强烈的探究精神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同时也对学生日后的生活和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学生能够保持严谨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总结:
        综上所述,高一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史,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必然要求。教师可以借助数学史,帮助学生理解公式定理,以数学思维基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科学探究精神,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发挥数学史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平.以知启智,以史怡情——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30):96-97.
[2]高志华.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史教育的基本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07):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