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李桂平
[导读] 自主学习能力是衡量学生对这一门课程学习兴趣和热衷程度的标准,通过对当下现代教育理念的分析,帮助高年级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各小学数学教师主要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从而达成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目标。基于此,以下对提升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李桂平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盘龙乡拖支白小学  663108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是衡量学生对这一门课程学习兴趣和热衷程度的标准,通过对当下现代教育理念的分析,帮助高年级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各小学数学教师主要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从而达成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目标。基于此,以下对提升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98-01

        引言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需要适应现代化发展趋势,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数学教师予以学生足够的耐心,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并且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以科学有效的方式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其数学水平,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其未来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构建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构建贴近生活、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从而更好地培养高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确保学生拥有自由的学习空间以及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使其构建的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互相吻合,借助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逻辑思维模式形成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自身创造力,进而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圆锥体积计算”这一部分数学内容时,由于数学教材上只提供圆锥的平面图,无法让学生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思考。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圆锥体积相关的知识,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途径构建教学情境,使其学生可以轻松掌握这节课程所要学习的知识点,逐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转变教学方式,推广自主学习模式
        顺应新课程改革目标,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反思自身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式,转变课堂教学结构,将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来。为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教师可以尝试推广应用自主学习模式。具体而言,数学教师首先要对自主学习有正确且客观的认识,认识到学生才是自主学习的主体,也应当帮助学生具备这种意识,使其端正学习态度。


教师则重在发挥自身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将课堂主导权归还于学生,并且积极为学生创造一切可利用的学习条件和资源。例如,在四年级数学《因数和倍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自主学习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科学合理的教案,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前任务,让学生尝试自主浏览熟悉教材内容,对简单的知识有所理解和掌握,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思考和探究,并将问题记录下来,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由教师进行解答。在课前导学工作完成后进入正式授课阶段,教师不必按部就班地对教学内容一一给学生讲解,而是重点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优化课堂互动设计,在教师专业的指导下给学生解疑答惑,教师再根据学生掌握水平为其设计课后作业进行巩固。在这一过程中,全程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教师在必要时给予一定建议指导,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要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才能让学生逐步适应自主学习。
        三、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单纯的强制灌输知识很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且如果每当学生遇到困难来向教师求教就能获得答案的话,相信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形成对教师的强烈依赖,自己思考的意识也会削弱,毕竟想不来没关系,有教师在。这种想法是要坚决杜绝的。教师可以在课前针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设计一些有关重点、难点的问题,难度是逐步提升的,当学生在这一部分存在问题时就可以通过提问问题的方式,促使其自我思考,自我解答。
        四、强化实践教学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目前小学高年级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不仅极端,内容也相对复杂,学习数学最为主要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始终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实践教学,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模拟真实的数学生活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索的欲望。例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这一部分数学内容时,为了使得学生可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教师可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中进行多边形面积相关资料的调查,通过练习图形面积的计算过程,增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现象、数学问题进行大胆论证和探究,让学生切身体会实际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高年级很快就会升入中学,所面临的学习内容难度成倍增长,如果不能够及早的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很可能就会在未来的学习进程中落后。只有教师充分重视自主学习的意义,并且在实际教学当中进行实践,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丽霞.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J].当代家庭教育,2020(32):135-136.
[2]楚文涛.浅谈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0(23):96-97.
[3]周琪.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高考,2017(0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