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高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杨明志
[导读] 阅读理解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重点,但是小学生对阅读理解的掌握并不理想。大部分小学生都把阅读理解视为难点,他们无法理解文章的含义,组织语言的能力薄弱。特别在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文章的难度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让小学生更加难以理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要做出相应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杨明志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文峰乡中心小学  442221
【摘要】阅读理解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重点,但是小学生对阅读理解的掌握并不理想。大部分小学生都把阅读理解视为难点,他们无法理解文章的含义,组织语言的能力薄弱。特别在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文章的难度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让小学生更加难以理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要做出相应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理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96-01

        引言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因为班级内学生的阅读基础和学习技巧有所不同,随着整齐划一的教学工作不断推进,学生的学习成绩会变得参差不齐,本来比较隐蔽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由此,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会面临困境成为“学困生”。阅读是语文能力素养的基础组成部分,如果不加注意,最后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成长。因此,解决学困生语文阅读理解上的困难非常重要。在他们脱离困境,追赶上“大部队”之后,教师可以更高效地做好全班的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在该领域进行充分的研究实践很有必要。
        一、帮助学困生建立阅读自信心
        小学生自身有着害羞的心理,学习过程中主动积极性不高,教师在阅读教学方面针对学困生的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应对。以提高学困生阅读能力为目标展开教学活动,真正的帮助学困生树立阅读学习的自信心,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有助于为学困生阅读学习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整体上提升学困生的发展质量水平。小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科目,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能从学困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方面加强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相应教学活动,从整体上提升学生阅读自信心,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科学引导,让学困生在阅读学习中能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针对性的提高学困生阅读的能力,促进学困生在阅读学习当中能够形成快乐阅读的心态,从而才能有助于实现既定阅读教学目标。
        例如,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针对学困生阅读学习的特征,展开阅读教学活动,有的学生在阅读当中常常会出现念错字以及漏字等问题,课堂中学困生在面对全班同学的注视目光下,显得比较难为情,阅读学习的信心不充足。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困生产生自卑的学习心理,这对学生可持续学习发展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所以教师要能够针对学困生的这一问题,引导学困生精细化的阅读,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指出,并鼓励学困生将阅读进行到底,在有了一定的成绩后当着全班学生要积极表扬,帮助学困生在阅读学习中树立起信心。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并不注重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而是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使阅读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学生对枯燥的文字提不起兴趣,导致其阅读理解能力较低。而情境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文字用更加生动形象的真实情境表达出来,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丰富阅读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搭船的鸟》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与阅读内容相符的动画视频,比如以动画的形式勾勒出雨中江面漂浮的小船,镜头拉近后船上坐着“我”和母亲,并伴随着雨点打在船篷上发出的响声,在雨停后走出船篷看见漂亮彩色的鸟儿落在船头等一系列画面,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给学生呈现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感受。再如,在《亡羊补牢》这则寓言的阅读理解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成组将寓言内容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度地理解寓言的内容,同时通过对人物心理的分析并进行生动的表演,更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寓意。
        三、创新阅读课堂模式,激起学生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上课跑神、注意力不集中、玩心较重是影响学生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特别是文字较多的语文课堂。所以教师在开展学生相关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训时,要对授课方式进行一定的创新,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比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草船借箭》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传授。多媒体可以很好地将《草船借箭》的课文内容和生动的视频进行结合,帮助学生感受更加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再比如,对于学生的阅读赏析课,教师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的手中,让学生进行分组式的学习,让学生根据自主的讨论和分享,更加全面的进行课文的阅读和赏析,比如,不同的同学对《草船借箭》这篇文章的观察角度就很不同,不同的同学讲不同的看法与同组的同学进行分享,就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的全面有效率。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的学习时可以在旁边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相应的辅导和帮助,让学生在正确的学习道路上学习到更多更全面的东西,进而对阅读赏析课的效率进行提高。可以说,要想学生在开始接触语文的小学阶段认真有效的进行语文的学习和阅读理解的提升,教师首要做的便是要通过创新的授课方式,来帮助学生激起对阅读和语文课堂的兴趣。只有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在学习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该领域的学困生问题必须得到解决。为此,教师需要提高对学困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与课后的阅读活动之中,在提升其阅读能力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从兴趣和信心等多种角度去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经过师生共同的努力,学困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水平一定会得到提到,得到更好且更为全面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志强.提高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J].教育艺术,2020(02):12-13.
[2]何燕华.浅谈提高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8):159.
[3]杨齐好.浅析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下旬),2018(0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