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陈保东
[导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法时,引入了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模式。此模式能够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一系列的学生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针对性学习任务的同时,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掌握语文各类知识点。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应用学习任务群教学法,是语文教师一直研究的课题。

陈保东   河南省潢川高级中学  465150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法时,引入了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模式。此模式能够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一系列的学生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针对性学习任务的同时,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掌握语文各类知识点。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应用学习任务群教学法,是语文教师一直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任务群;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95-01

        引言
        时代的发展推动国内教育体制的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中各种类型的教学措施层出不穷,而群文阅读模式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兴起,该方法主要是一组主题文章的组合讨论来开展阅读教学,将学生代入到真实的教学情景中,让学生感同身受,甚至不由自主的将自己的情感代入到文本中去深入的体悟文章的思想与内容。随着教学发展与改革,学习任务群的价值愈发明显,对于群文阅读也能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以阅读教学为媒介,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语文技能的提升,以此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认知能力也得到全方位的改善,潜移默化中训练学生的终身学习习惯。
        一、运用学习任务群确定出群文阅读学习目标
        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时需要确定出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将有效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后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学习目标时,可以运用学习任务群进行确定,在确定时需要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具有的阅读习惯,还要将整体与部分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化处理。站在学生的角度利用学习任务群确定出单元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学习任务与要求。
        例如,在学习高一语文必修下册中的第二单元时,涉及的三篇文章《窦娥冤(节选)》《雷雨(节选)》《哈姆雷特(节选)》都属于故事类文章,并且属于同一主题。学生在学习这三篇文章时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人物形象的刻画、故事情节中存在的矛盾点、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方法等。教师可以利用学习任务群确定出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与学生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重点把握人物形象描写手法、挖掘作者在创作小说时存在的心理特点、掌握三篇文章更深层次的内涵等。通过创建不同的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能够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围绕任务进行分清主次的阅读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学习任务群时,应与教材类型达到有效贴合的效果,并且还要保证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不会具有较高的难度,进而实现优质的群文阅读教学过程。
        二、合理设置任务,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理念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当前实际学习能力,为其指明学习目标和方向,让学生为此努力并掌握文章内容。如此阅读不仅可以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节省时间,少走弯路。


为帮助学生快速、全面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学习任务群”教学理念在高中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和优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借助问题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开展阅读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古今议论文整合设计“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情境和问题的设计,如学生在学习苏洵《六国论》时,教师引入苏轼、苏辙、李桢的《六国论》,通过引导学生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梳理、分析、质疑,并参考其他资料,提出思考:你们对六国灭亡原因有何独到见解?由此还可以拓展至杜牧的《阿房宫赋》与贾谊的《过秦论》,引导学生去分析秦国灭亡的原因。至于现代文部分,可以结合《拿来主义》《东方和西方的科学》《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等文章,可先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现象,并提问思考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异?还可以联系实际,结合时事,审视外媒视角下的中国事件,提问思考此种差异有着怎样的文化心理?种种任务目标的设计,让学生摆脱纯课堂接收纯文本学习的形式,这样既拓宽了思维角度和学习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其主动参与课堂表现自己。
        三、利用学习任务群,实现课内外有效结合
        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仅仅依靠课本中的内容教学是无法得到满足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也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更新教学方式,而有效的结合课内外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是极有效的。在进行课内外的知识结合时,需要教师深入的研究课本知识,在其基础上寻找与其适应的课外精品课程,以便于引导学生纵向思考,改善学生的阅读习惯。
        例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一文时,教师可以围绕“中国的民俗文化”为主题进行阅读教学,在教学这篇文章的同时将《虎丘记》、《老北京的四合院》、《过节和观灯》等文章组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在教学之前鼓励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了解学习,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将文章中提到过的民俗文化以及自己了解到的相关故事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以中国民俗文化这个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研究,对于作者笔下的社会风俗有详细的了解,结合当代社会风情对于中国的风俗进行比较讨论是否有变化,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这样的教学研讨对于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将会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在进行课内外阅读结合时教师也可以将近年来各省份的高考试卷中的阅读片段节选出来进行对比学习,这些材料大多来源于现实社会,既符合学生的口味,也有鲜明的时代感,是进行群文阅读不可多得的典型材料。
        结束语
        综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具有现实意义。语文阅读课堂上运用学习任务群方法时,要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思维,合理运用已掌握的语文知识阅读文章,促进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构建语文阅读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朱加良.摭谈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群文阅读教学模式[J].读写算,2020(20):202+204.
[2]李倩.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群文阅读教学[J].中学语文,2019(36):16-17.
[3]张华永.基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2018(10):48-49.
    本系列稿件为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学阅读任务群教学研究”(2020YB1333)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