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朱海英
[导读]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朗读的过程是一个集语言的表达、吸收以及储备为一体的过程。反复朗读一篇文章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对于文章思想情感的把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忽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朗读教学形式单一等,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

朱海英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高滩镇中心小学   725311
【摘要】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朗读的过程是一个集语言的表达、吸收以及储备为一体的过程。反复朗读一篇文章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对于文章思想情感的把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忽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朗读教学形式单一等,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朗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94-01

        引言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考核标准。有感情地朗读,既需要小学生准确把握朗读文章的基本要义,能够将其中的情感结合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还要准确应用普通话,准确把握好每一个字以及句子、段落的读音和断句的节奏,朗读流利且富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能够准确体现出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对于朗读教学的时间分配过少
        在当前的小学中,大部分的朗读任务只会安排在晨读时间,而在除了晨读时间的其余上课时间,由于教学任务过多或课堂时间过短等原因,教师很少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朗读,这就导致了朗读教学所占用的时间很短,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很难使朗读真正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并且在晨读的时间里,教师也会将大量的时间分配给一些需要背诵的内容,在晨读中使学生们只背记需要背诵的课文内容,真正的朗读时间更少。
        (二)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朗读效果差
        在小学生朗读时间里,有很多小学生们虽然嘴里也在发声,但是只是机械性地朗读课文,只发声,而不用心去朗读,头脑没有跟着嘴巴一起活动,导致了朗读效果非常差,没有出动心里的情感,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朗读教学目的。因此,面对小学生们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教师们更要注重教学方法,在进行朗读教学时,不能枯燥无味,需要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小学生们的积极性。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一)营造朗读氛围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想要进一步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营造一个良好的朗读氛围是极为重要的,这也会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所以,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朗读创设具体的氛围。比如,利用投影仪,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场景,在形象化的氛围中,让学生慢慢进入文章情境中,由旁观者变为主人公,随着朗读者情绪的变化和视频内容的变化,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


再比如,利用音频为学生播放一段轻音乐,随着音乐舒缓节奏的响起,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这样的朗读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朗读激情,绘声绘色地进行朗读;也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融入朗读活动中,尽情地感受朗读的魅力;还可以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
        (二)以学生为中心丰富朗读能力的培养手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多途径开展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丰富朗读能力的培养手段。即是通过丰富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朗读能力。丰富教育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快速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习也不再变得枯燥无味。通过巧妙利用多媒体设备配合视频、音乐教学以及影视作品、动画作品等教学以及巧妙利用计算机技术检索海量的朗读视频、音频文件,或借助于白板教学、情境化教学再现朗读中的场景等等,都能从多种方面提升学生的感官,让他们的口鼻耳以及多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小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和掌握朗读的精髓,也可以让他们观看朗读家的视频等准确把握朗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朗读的节奏、语调的升降、情感的抒发、生僻字词等语言障碍的克服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他们真正地将朗读作为自己语文学习,了解世界的重要手段。
        (三)朗读教学应该合理分配朗读任务
        小学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特征和不同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朗读教学中应该注重朗读的科学性,合理地分配朗读任务,朗读内容的多少符合小学生能掌握的实际情况,保证朗读教学的层次性,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朗读的内容也要循序渐进,使小学生们一步一步地掌握朗读内容,提高朗读教学质量。当分配的时间合理化时,朗读教学的质量也会更加高更加有效。而在小学生朗读本篇科普类文本时,若教师分配的朗读时间充裕合理时,学生会更加融入到文本中,会对文章更加感兴趣。
        (四)重视朗读评价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需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可塑性最强的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时期。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教师要利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朗读效果进行评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朗读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鼓励的形式增强学生朗读的自信心。同时,要加强对学生朗读的观察,了解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运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朗读态度。
        结束语
        总之,朗读是一门语言艺术,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在具体实践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兴趣为导向,多途径对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进行培养,让他们在不断实践中学会读,乐于读,从而让朗读成为他们成长成才的重要工具,助飞他们的语文梦!
参考文献
[1]张玉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天津教育,2019(23):87+89.
[2]张常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0):115.
[3]路桂玲.也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0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